吉林省农村金融组织改革与创新问题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 前言 | 第9-11页 |
2 农村金融组织架构和理论基础 | 第11-19页 |
·中国的农村金融机构的组成 | 第11-12页 |
·正规性金融机构 | 第11-12页 |
·非正规性金融组织 | 第12页 |
·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理论 | 第12-19页 |
·农村合作型金融理论 | 第13页 |
·农村金融机构组织理论 | 第13-14页 |
·农村民间组织金融理论 | 第14页 |
·在其他农村金融理论中相关农村金融机构组织的论点 | 第14-15页 |
·国内专家对中国的农村金融机构组织的研讨 | 第15-19页 |
3 农村金融的架构改革及创新的背景 | 第19-23页 |
·国家助推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系列政策 | 第19-20页 |
·吉林省扶持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金融状况 | 第20-21页 |
·农村金融在吉林省的发展十分滞后 | 第21-23页 |
4 吉林省的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和创新的进程 | 第23-31页 |
·吉林省农村金融机构组织的发展过程 | 第23-24页 |
·吉林省农村金融机构组织的改革过程 | 第24-26页 |
·逐步深化的农村信用社革新 | 第24-25页 |
·农业银行大力推进服务“三农”试点建设 | 第25页 |
·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在农业发展银行应用 | 第25-26页 |
·邮政储蓄银行开拓资本回流的新渠道 | 第26页 |
·吉林省农村金融机构组织的创新与发展 | 第26-31页 |
·农村商业银行及农村合作银行的建立 | 第26-28页 |
·安华农业保险公司的组建 | 第28页 |
·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组织的组建 | 第28-31页 |
5 吉林省农村金融组织改革和创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| 第31-41页 |
·改革与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31-35页 |
·农村现有金融组织结构仍然不合理 | 第31-32页 |
·农村金融机构难以摆脱的历史负担 | 第32页 |
·农村金融机构资金大量外流 | 第32-33页 |
·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进度受阻 | 第33-34页 |
·新型金融组织在运行中问题重重 | 第34-35页 |
·支持“三农”的主要金融机构收益偏低 | 第35页 |
·问题原因的分析 | 第35-41页 |
·金融抑制是限制农村金融发展的“瓶颈” | 第36页 |
·农村经济发展落后,制约农村金融发展 | 第36页 |
·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建设急需政府的大力支持 | 第36-37页 |
·制度安排决定政策性金融的固有缺陷 | 第37页 |
·信用社体制改革并不深入,限制支农作用的发挥 | 第37-38页 |
·农村征信建设严重滞后,信用担保体制严重缺位 | 第38-41页 |
6 加快推进吉林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和创新的建议对策 | 第41-47页 |
·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 | 第41-42页 |
·深入扩大农发行的业务范围 | 第42页 |
·摸好商业金融机构支持农业的切入点 | 第42-43页 |
·加强邮政储蓄银行对农村经济的培育 | 第43页 |
·进一步推进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建设 | 第43-44页 |
·完善农村经济与农业风险的补偿机制 | 第44-45页 |
·建立健全多方位的信用贷款担保体系 | 第45页 |
·进一步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 | 第45-46页 |
·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的协调与合作 | 第46-47页 |
7 结束语 | 第47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