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叶式混流泵压力脉动特性研究
| 摘要 | 第1-10页 |
| Abstract | 第10-13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3-19页 |
| ·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3页 |
| ·混流泵的结构与特点 | 第13-15页 |
| ·混流泵的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| ·压力脉动的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| 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8页 |
| ·创新点 | 第18-19页 |
| 第2章 泵内流动数值计算方法及压力脉动的相关理论 | 第19-39页 |
| ·导叶式混流泵的三维建模 | 第19-21页 |
| ·数值计算方法概述 | 第21-30页 |
| ·流动控制方程 | 第22-24页 |
| ·旋转区域中流动问题的建模 | 第24-25页 |
| ·湍流模型 | 第25-27页 |
| ·边界条件 | 第27-29页 |
| ·求解控制 | 第29页 |
| ·收敛精度的选择 | 第29页 |
| ·混流泵性能参数的计算方法 | 第29-30页 |
| ·导叶式混流泵网格划分 | 第30-32页 |
| ·计算域网格划分 | 第30-31页 |
| ·网格无关性 | 第31-32页 |
| ·混流泵压力脉动的分类 | 第32-33页 |
| ·混流泵压力脉动的产生 | 第33-36页 |
| ·湍流压力脉动 | 第33-34页 |
| ·叶频压力脉动 | 第34-36页 |
| ·压力脉动的分析方法 | 第36-37页 |
| ·时域法 | 第36-37页 |
| ·频域法 | 第3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7-39页 |
| 第3章 导叶式混流泵内外特性分析 | 第39-51页 |
| ·混流泵模型参数 | 第39-40页 |
| ·混流泵外特性分析 | 第40-43页 |
| ·基于不同湍流模型的混流泵外特性 | 第40-42页 |
| ·定常与非定常计算混流泵外特性对比 | 第42-43页 |
| ·混流泵内部流场分析 | 第43-50页 |
| ·基于不同湍流模型的静压分布 | 第43-45页 |
| ·混流泵全流道内部流场分布 | 第45-5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| 第4章 导叶式混流泵典型区域压力脉动特性研究 | 第51-70页 |
| ·压力脉动采样频率的确定 | 第51-53页 |
| ·压力脉动监测点位置的选取 | 第53-55页 |
| ·进水管压力脉动分析 | 第55-59页 |
| ·沿直径方向 | 第55-56页 |
| ·沿圆周方向 | 第56-59页 |
| ·过渡流道压力脉动分析 | 第59-62页 |
| ·沿直径方向 | 第59-60页 |
| ·沿圆周方向 | 第60-62页 |
| ·空间导叶及出水管压力脉动分析 | 第62-65页 |
| ·全流域压力脉动对比分析 | 第65-66页 |
| ·运行工况对压力脉动的影响 | 第66-69页 |
| ·时域分析 | 第66-67页 |
| ·频域分析 | 第67-6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| 第5章 导叶式混流泵几何参数对压力脉动的影响 | 第70-80页 |
| ·数值模型及网格划分 | 第70-72页 |
| ·叶轮叶片数对压力脉动的影响 | 第72-75页 |
| ·外特性分析 | 第72页 |
| ·时域分析 | 第72-73页 |
| ·频域分析 | 第73-75页 |
| ·叶轮与导叶体之间的间隙对压力脉动的影响 | 第75-77页 |
| ·外特性分析 | 第75页 |
| ·时域分析 | 第75-76页 |
| ·频域分析 | 第76-77页 |
| ·导叶叶片数压力脉动的影响 | 第77-79页 |
| ·外特性分析 | 第77页 |
| ·时域分析 | 第77-78页 |
| ·频域分析 | 第78-7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9-80页 |
| 结论与展望 | 第80-82页 |
| 1、结论 | 第80-81页 |
| 2、展望 | 第81-8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2-86页 |
| 致谢 | 第86-87页 |
|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