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9页 |
| Abstract | 第9-11页 |
| 缩略词表 | 第11-12页 |
| 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18页 |
| 1 鱼类铜的营养与毒性研究进展 | 第12页 |
| 2 鱼类脂代谢研究进展 | 第12-14页 |
| 3 鱼类细胞培养研究进展 | 第14-16页 |
| ·鱼类细胞培养现状 | 第14-15页 |
| ·鱼类细胞培养的方法 | 第15页 |
| ·鱼类细胞培养的应用 | 第15-16页 |
|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6-18页 |
| 第二章 离体条件下铜对草鱼肝细胞脂代谢影响的研究 | 第18-29页 |
| 1 前言 | 第18-19页 |
| 2 材料与方法 | 第19-23页 |
| ·主要试剂 | 第19-20页 |
| ·细胞培养和孵育实验 | 第20页 |
| ·细胞成活率检测 | 第20-21页 |
| ·生化分析 | 第21页 |
| ·总RNA提取和荧光定量PCR | 第21-22页 |
| ·数据分析 | 第22-23页 |
|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23-26页 |
| ·铜对细胞的毒性分析 | 第23-24页 |
| ·酶活性和甘油三酯含量分析 | 第24-26页 |
| ·脂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分析 | 第26页 |
| 4 讨论 | 第26-28页 |
| ·铜对细胞的毒性分析 | 第26页 |
| ·酶活性和甘油三酯含量分析 | 第26-27页 |
| ·脂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分析 | 第27-28页 |
| 5 小结 | 第28-29页 |
| 第三章 硒对体外铜诱导草鱼肝细胞脂代谢改变的影响 | 第29-39页 |
| 1 前言 | 第29-30页 |
| 2 材料与方法 | 第30-32页 |
| ·试剂 | 第30页 |
| ·细胞培养和孵育实验 | 第30页 |
| ·细胞成活率检测 | 第30-31页 |
| ·乳酸脱氢酶释放率的测定 | 第31页 |
| ·生化分析 | 第31-32页 |
| ·总RNA提取和荧光定量PCR | 第32页 |
| ·数据分析 | 第32页 |
|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32-36页 |
| ·细胞成活率和LDH释放率分析 | 第32-33页 |
| ·酶活性和甘油三酯含量分析 | 第33页 |
| ·脂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分析 | 第33-36页 |
| 4 讨论 | 第36-38页 |
| ·细胞成活率和LDH释放率分析 | 第36页 |
| ·酶活性和甘油三酯含量分析 | 第36-37页 |
| ·脂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分析 | 第37-38页 |
| 5 小结 | 第38-39页 |
| 第四章 铜对黄颡鱼离体肝细胞脂代谢影响的研究 | 第39-54页 |
| 1 前言 | 第39-40页 |
| 2 材料与方法 | 第40-44页 |
| ·试剂 | 第40页 |
| ·黄颡鱼的准备 | 第40页 |
| ·黄颡鱼原代肝细胞模型的建立 | 第40-42页 |
| ·组织块法 | 第40-41页 |
| ·酶消化法 | 第41页 |
| ·细胞计数 | 第41页 |
| ·细胞活力检测 | 第41页 |
| ·细胞培养 | 第41-42页 |
| ·细胞成活率检测 | 第42页 |
| ·实验分组设计 | 第42页 |
| ·生化分析 | 第42-44页 |
| ·总RNA提取和荧光定量PCR | 第44页 |
| ·数据分析 | 第44页 |
|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4-50页 |
| ·黄颡鱼原代肝细胞培养方法的建立 | 第44-45页 |
| ·铜的细胞毒性分析 | 第45页 |
| ·酶活性和甘油三酯含量分析 | 第45-47页 |
| ·脂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分析 | 第47页 |
| ·PPARα阻断剂GW6471对铜诱导基因表达和TG含量变化的抑制效应 | 第47-50页 |
| 4 讨论 | 第50-53页 |
| ·黄颡鱼原代肝细胞培养方法的建立 | 第50-51页 |
| ·铜对细胞的毒性分析 | 第51页 |
| ·酶活性和甘油三酯含量分析 | 第51页 |
| ·肝细胞脂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 | 第51-52页 |
| ·PPARα阻断剂GW6471对铜诱导基因表达和TG含量变化的抑制效应 | 第52-53页 |
| 5 小结 | 第53-54页 |
| 第五章 结语 | 第54-55页 |
| 1 结论 | 第54页 |
| 2 创新点 | 第54-5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5-64页 |
| 附录 | 第64-65页 |
| 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