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2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·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发展现状评述 | 第12-19页 |
·国外装备制造企业科技协同创新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·国内装备制造企业科技协同创新研究现状 | 第15-18页 |
·研究评述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| 第19-20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9页 |
·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| 第19-20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20-22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0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装备制造企业科技协同创新评价相关理论 | 第22-32页 |
·装备制造业相关理论 | 第22-25页 |
·装备制造业的概念 | 第22-23页 |
·装备制造业的分类 | 第23-24页 |
·装备制造业的特征 | 第24-25页 |
·科技协同创新相关理论 | 第25-29页 |
·科技协同创新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| 第25-27页 |
·企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特点 | 第27-28页 |
·企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优势 | 第28-29页 |
·装备制造企业科技协同创新评价相关理论 | 第29-32页 |
·评价模型研究 | 第29-30页 |
·评价方法研究 | 第30-32页 |
第三章 沈阳装备制造企业科技协同创新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2-45页 |
·沈阳装备制造企业科技协同创新发展概况 | 第32-40页 |
·沈阳装备制造企业科技创新发展历程 | 第32-36页 |
·沈阳装备制造企业科技协同创新发展现状 | 第36-38页 |
·沈阳市进行科技协同创新的优势 | 第38-39页 |
·沈阳装备制造企业科技协同创新存在问题 | 第39-40页 |
·沈阳装备制造企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0-45页 |
·宏观影响因素 | 第41-42页 |
·微观影响因素 | 第42-45页 |
第四章 沈阳装备制造企业科技协同创新评价指标构建与评价方法选取 | 第45-58页 |
·沈阳装备制造企业科技协同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| 第45-53页 |
·指标的选取 | 第45-48页 |
·指标的修正 | 第48-53页 |
·装备制造企业科技协同创新评价方法 | 第53-58页 |
·协同度计算方法 | 第53-55页 |
·模糊综合评判法 | 第55-58页 |
第五章 切击式水轮机转轮铸造科技协同创新案例研究 | 第58-75页 |
·案例概况 | 第58-60页 |
·案例背景 | 第58-59页 |
·项目相关技术指标 | 第59-60页 |
·数据收集与处理 | 第60-67页 |
·计算过程 | 第67-73页 |
·建立评语集 | 第67页 |
·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67-69页 |
·构建隶属度矩阵 | 第69-71页 |
·确定权重向量 | 第71页 |
·计算综合评定向量 | 第71-73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73页 |
·提升企业科技协同创新对策建议 | 第73-75页 |
·创建更加广泛的协同创新平台 | 第73页 |
·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 | 第73-74页 |
·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| 第74-75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75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79页 |
附录 A 调查问卷一:指标调查问卷 | 第79-80页 |
附录 B 调查问卷二: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| 第80-82页 |
附录 C 调查问卷三:沈阳 A 公司科技协同创新评分 | 第82-84页 |
在学研究成果 | 第84-85页 |
致谢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