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0-14页 |
第一节 选题背景、目的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一、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| 第10页 |
二、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1-12页 |
第三节 主要的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| 第12-14页 |
一、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二、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三、创新与不足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外汇储备的基本理论 | 第14-17页 |
第一节 外汇储备与国际储备概念 | 第14页 |
第二节 国家外汇资产、政府外汇资源与外汇储备的关系 | 第14-15页 |
第三节 我国外汇储备的特殊性 | 第15页 |
第四节 外汇储备的功能 | 第15-17页 |
一、调节国际收支,保证贸易支付 | 第15-16页 |
二、维护国际信誉,提高对外融资能力 | 第16页 |
三、干预外汇市场,稳定汇率 | 第16-17页 |
第三章 我国外汇储备的概况 | 第17-23页 |
第一节 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历程 | 第17-20页 |
第二节 我国外汇储备的来源构成 | 第20-21页 |
第三节 我国外汇储备的资产概况 | 第21-23页 |
第四章 我国外汇储备高增长的原因 | 第23-27页 |
第一节 我国外汇储备持续高增长的国际原因 | 第23-24页 |
第二节 我国外汇储备持续高增长的国内原因 | 第24-27页 |
一、国内存在较严重的储蓄过剩 | 第24-25页 |
二、以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方式 | 第25-26页 |
三、人民币的升值预期 | 第26-27页 |
第五章 内外均衡模型 | 第27-47页 |
第一节 理论框架的构建 | 第27-34页 |
一、外部均衡 | 第27-29页 |
二、内部均衡 | 第29-31页 |
三、内外均衡的调整机制和适度外汇储备规模 | 第31-34页 |
第二节 指标的选取及计算 | 第34-46页 |
一、衡量粗放的经济增长与集约的经济增长状态的指标 | 第34-41页 |
二、衡量生产效率相对增长率的指标 | 第41-46页 |
第三节 内外均衡模型关于中国的结论 | 第46-47页 |
第六章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过大的影响 | 第47-52页 |
第一节 外汇储备规模过大的正面影响 | 第47-48页 |
一、维护人民币的信心 | 第47-48页 |
二、提高我国的国际市场融资能力 | 第48页 |
第二节 外汇储备规模过大的负面影响 | 第48-52页 |
一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损 | 第48-49页 |
二、宏观调控的难度加大 | 第49-50页 |
三、外汇储备的持有成本较高 | 第50页 |
四、我国高额的外汇储备还具有增长的自我强化机制 | 第50-52页 |
第七章 减少过大外汇储备规模的思路 | 第52-54页 |
第一节 从外汇供给方面减缓外汇储备过快增长 | 第52-53页 |
第二节 从外汇需求方面化解超额外汇储备 | 第53页 |
第三节 提高国内金融市场运行效率 | 第53-54页 |
第八章 基于内外均衡模型的一点看法 | 第54-56页 |
第九章 结论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