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航空、航天论文--航空论文--各类型航空器论文--无人驾驶飞机论文

无人机对地侦察任务规划系统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4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4-21页
   ·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·无人机对地侦察任务规划研究内容第15-16页
   ·问题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第16-18页
     ·任务计划制定的研究现状第16页
     ·航路规划的研究现状第16-18页
     ·无人机任务规划研究的发展趋势第18页
   ·课题涉及的关键技术第18-19页
   ·论文组织结构第19-2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0-21页
第二章 威胁空间建模及数字地形技术第21-36页
   ·威胁空间建模第21-30页
     ·威胁空间组成要素第21页
     ·雷达威胁空间模型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地空导弹威胁模型第22-24页
     ·高炮威胁模型第24页
     ·威胁盲区模型第24-29页
     ·威胁建模一般流程第29-30页
   ·数字地形技术第30-35页
     ·数字地形模型第30页
     ·数字高程模型的主要表示形式第30-31页
     ·数字地形的模拟第31-35页
     ·SRTM 数字高程数据第3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5-36页
第三章 无人机任务计划制定系统第36-62页
   ·任务计划制定系统总体思路第36-37页
   ·任务区域间转移第37-44页
     ·威胁因素处理第37-42页
     ·任务区域间转移的飞行高度第42-43页
     ·任务区域间转移的飞行时间第43-44页
   ·侦察传感器管理第44-47页
     ·侦察传感器探测模型第44-46页
     ·传感器使用选择第46-47页
   ·区域内侦察机动第47-54页
     ·常用侦察方式第47页
     ·侦察航线计算第47-54页
   ·任务区域侦察次序排序第54-58页
     ·代价函数选择第54-55页
     ·层次分析法第55-57页
     ·侦察价值第57-58页
     ·最优侦察次序计算第58页
   ·任务计划系统的更新第58-60页
     ·任务的更新第59页
     ·威胁的更新第59页
     ·局部更新第59-60页
   ·任务计划制定流程第6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0-62页
第四章 无人机低空突防航路规划第62-91页
   ·低空突防航路规划的描述第62页
   ·A*算法原理第62-63页
   ·基于稀疏 A*(SAS)算法的离线三维航路规划第63-74页
     ·代价函数选择第63-64页
     ·航迹点扩展第64-66页
     ·航迹节点估计函数计算第66页
     ·稀疏 A*算法流程第66-68页
     ·算例仿真第68-74页
   ·基于微分进化算法的离线三维航路规划第74-86页
     ·微分进化算法原理第74-77页
     ·个体编码方式第77-78页
     ·种群初始化第78页
     ·适应度函数选择第78-79页
     ·纵向航路生成第79-80页
     ·基于微分进化算法的离线三维航路规划基本流程第80页
     ·算例仿真第80-86页
   ·基于动态稀疏 A*(D*)的实时重规划算法第86-90页
     ·无人机航迹实时重规划问题描述第87页
     ·稀疏 D*算法原理第87-88页
     ·稀疏 D*算法流程第88-89页
     ·算例仿真第89-9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0-91页
第五章 无人机对地侦察任务规划系统软件设计第91-98页
   ·软件开发工具简介第91页
     ·Windows 可视化编程第91页
     ·VC++与 Matlab 混合编程第91页
   ·软件系统的主要功能第91-92页
     ·无人机任务计划制定软件的主要功能第91-92页
     ·无人机低空突防航路规划软件主要功能第92页
   ·软件系统界面设计第92-95页
     ·无人机任务计划制定系统软件界面设计第92-94页
     ·无人机低空突防航路规划软件界面设计第94-95页
   ·软件系统结构设计第95-96页
   ·软件系统程序流程第96-9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7-98页
第六章 软件系统仿真第98-113页
   ·仿真条件设置第98-100页
     ·无人机性能第98页
     ·任务规划地形数据第98页
     ·威胁信息第98-99页
     ·任务信息第99页
     ·其他约束信息第99-100页
   ·仿真结果第100-112页
     ·离线任务规划仿真第100-108页
     ·在线任务规划仿真第108-11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12-113页
第七章 总结与展望第113-115页
   ·本文所做的工作第113页
   ·本文的不足和展望第113-115页
参考文献第115-118页
致谢第118-119页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9页

论文共11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斜翼近空间飞行器的建模与飞行控制
下一篇:可变体飞行器受载变形控制问题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