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构建和完善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引言 | 第8-10页 |
第2章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概述 | 第10-12页 |
第3章 域外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概览及对我国的启示 | 第12-18页 |
·德国的附条件暂时不予起诉制度 | 第12-13页 |
·美国的延缓起诉制度 | 第13-14页 |
·我国台湾地区的缓起诉制度 | 第14-15页 |
·其他国家及地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简介 | 第15页 |
·国外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| 第15-16页 |
·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实践的基本情况 | 第16-18页 |
第4章 我国构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意义与依据 | 第18-24页 |
·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我国具有构建的可行性 | 第18-19页 |
·建立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理论和政策依据 | 第19-20页 |
·建立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实践经验依据 | 第20-21页 |
·我国构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意义 | 第21-24页 |
·建立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 | 第21-22页 |
·建立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有利于犯罪嫌疑人改过自新 | 第22-23页 |
·建立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有利于社会矛盾化解 | 第23-24页 |
第5章 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4-28页 |
·运用过程中附条件不起诉与相对不起诉难以有效区分 | 第24页 |
·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范围过于狭窄 | 第24-25页 |
·缺乏明确、有效的附加条件 | 第25-26页 |
·缺乏专门的考察帮教机构 | 第26-28页 |
第6章 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构建及完善 | 第28-36页 |
·附条件不起诉适用范围的完善 | 第28-31页 |
·主体范围探究 | 第28-29页 |
·案件范围探究 | 第29-31页 |
·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条件的完善 | 第31-32页 |
·附条件不起诉的“附加条件”的完善 | 第32-33页 |
·附条件不起诉适用程序的完善 | 第33-36页 |
·提起程序 | 第33页 |
·审查决定程序 | 第33-34页 |
·执行程序 | 第34-36页 |
第7章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相关配套机制的完善 | 第36-41页 |
·完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要建立监督制约救济机制 | 第36-38页 |
·明确犯罪嫌疑人的监督制约权 | 第36-37页 |
·明确被害人的监督制约权 | 第37页 |
·明确侦查机关的监督制约权 | 第37页 |
·检察机关自身监督制约机制的完善 | 第37-38页 |
·完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要建立帮教考察机制 | 第38-41页 |
·建立健全帮教组织 | 第38页 |
·合理设定考察期限和考察频率 | 第38-39页 |
·规范帮教考察程序 | 第39-41页 |
结语 | 第41-42页 |
致谢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