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4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4-33页 |
第一节 半导体材料研究概述 | 第14-15页 |
·半导体材料研究背景概述 | 第14-15页 |
第二节 TiO_2基本性质 | 第15-18页 |
·TiO_2的晶体结构 | 第16-17页 |
·TiO_2的能带结构 | 第17-18页 |
第三节 光催化机理 | 第18-20页 |
·TiO_2光催化机理 | 第18-19页 |
·TiO_2光催化降解甲醛机理 | 第19-20页 |
第四节 影响光催化活性的因素 | 第20-23页 |
·TiO_2晶型对其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·TiO_2粒径大小对其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| 第21-22页 |
·TiO_2能带结构对其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| 第22-23页 |
第五节 提高TiO_2光催化活性的几种方法 | 第23-28页 |
·金属离子掺杂 | 第23-24页 |
·非金属离子掺杂 | 第24-25页 |
·双相掺杂 | 第25-27页 |
·复合半导体异质结构 | 第27-28页 |
第六节 量子点的结构、性质及其在光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| 第28-30页 |
·量子点的结构及性质 | 第28-29页 |
·量子点在光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| 第29-30页 |
第七节 选题意义及主要工作 | 第30-33页 |
第二章 不同浓度Sn~(4+)离子掺杂TiO_2的结构、性质和光催化活性 | 第33-47页 |
第一节 引言 | 第33-34页 |
第二节 实验部分 | 第34-36页 |
·实验药品及实验仪器 | 第34页 |
·催化剂的制备 | 第34-35页 |
·光催化反应 | 第35页 |
·物性表征 | 第35-36页 |
第三节 结果和讨论 | 第36-46页 |
·XRD谱 | 第36-38页 |
·XPS谱 | 第38-40页 |
·SPS谱 | 第40-41页 |
·PL谱 | 第41-42页 |
·瞬态光电压谱谱 | 第42-44页 |
·光催化活性 | 第44-45页 |
·光催化机理 | 第45-46页 |
第四节 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三章 Si掺杂TiO_2催化剂的结构与可见光催化活性 | 第47-57页 |
第一节 前言 | 第47-48页 |
第二节 实验部分 | 第48-49页 |
·实验药品及实验仪器 | 第48页 |
·催化剂的制备 | 第48-49页 |
·光催化反应 | 第49页 |
·物性表征 | 第49页 |
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| 第49-56页 |
·XRD谱 | 第49-50页 |
·傅里叶红外光谱 | 第50-51页 |
·XPS谱 | 第51-53页 |
·紫外-可见吸收谱 | 第53-54页 |
·光催化活性 | 第54-55页 |
·光催化机理 | 第55-56页 |
第四节 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四章 N、Zr共掺TiO_2催化剂结构及可见光光催化活性 | 第57-73页 |
第一节 引言 | 第57-58页 |
第二节 实验部分 | 第58-61页 |
·实验药品及实验仪器 | 第58-59页 |
·催化剂的制备 | 第59-60页 |
·光催化反应 | 第60-61页 |
·物性表征 | 第61页 |
第三节 结果和讨论 | 第61-72页 |
·XRD谱 | 第61-63页 |
·拉曼谱 | 第63-65页 |
·XPS谱 | 第65-66页 |
·紫外-可见吸收谱 | 第66-68页 |
·PL谱 | 第68-69页 |
·光催化活性 | 第69-71页 |
·光催化机理 | 第71-72页 |
第四节 小结 | 第72-73页 |
第五章 TiO_2-N/ZrO_2-N复合纳米粒子催化剂光催化活性 | 第73-91页 |
第一节 引言 | 第73-74页 |
第二节 实验部分 | 第74-77页 |
·实验药品及实验仪器 | 第74-75页 |
·催化剂制备 | 第75-76页 |
·光催化反应 | 第76页 |
·物性表征 | 第76-77页 |
第三节 结果和讨论 | 第77-90页 |
·XRD谱 | 第77-79页 |
·XPS谱 | 第79页 |
·TEM和HRTEM | 第79-80页 |
·光催化活性 | 第80-82页 |
·紫外-可见吸收谱 | 第82-83页 |
·DFT计算 | 第83-86页 |
·XPS价带谱 | 第86页 |
·光催化机理 | 第86-88页 |
·PL谱 | 第88-90页 |
第四节 小结 | 第90-91页 |
第六章 量子点阱材料的能带结构与光吸收 | 第91-100页 |
第一节 前言 | 第91-92页 |
第二节 理论模型 | 第92-95页 |
第三节 结果和讨论 | 第95-99页 |
第四节 小结 | 第99-100页 |
第七章 结论 | 第100-10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3-121页 |
致谢 | 第121-122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22-123页 |
博士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| 第12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