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独立电源技术(直接发电)论文--光电池论文--太阳能电池论文

光伏电池表面微结构制备及其抗反射性能研究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3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3-31页
   ·光伏电池概述第13-19页
     ·光伏电池发展历史第13-14页
     ·光伏电池结构、组成及原理第14-16页
     ·光伏电池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第16-19页
   ·表面抗反射微结构在光伏电池中的应用研究第19-22页
     ·表面抗反射微结构的起源第19-20页
     ·表面抗反射微结构的基本原理第20-21页
     ·表面抗反射微结构在光伏电池中的重要作用第21-22页
   ·光伏电池表面微结构制备方法第22-28页
     ·光刻技术第22-23页
     ·刻蚀技术第23-25页
     ·纳米压印技术第25-26页
     ·"探针"技术第26-27页
     ·自组装技术第27-28页
   ·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8-31页
第二章 光伏电池表面纳米多孔结构的制备第31-49页
   ·引言第31-33页
     ·多孔硅材料概述第31页
     ·金属粒子诱导钻蚀的基本原理第31-33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33-36页
     ·实验材料和试剂第33页
     ·主要实验设备第33-34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与流程第34-36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36-48页
     ·不同刻蚀温度对硅表面微结构及反射率的影响第36-38页
     ·不同刻蚀时间对硅表面微结构及反射率的影响第38-41页
     ·不同膜厚的金属对硅表面微结构及反射率的影响第41-43页
     ·不同浓度的腐蚀液对硅表面微结构及反射率的影响第43-45页
     ·多孔硅表面微结构的抗反射作用第45-4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8-49页
第三章 光伏电池表面尖锥状微结构的制备第49-73页
   ·飞秒激光简介第49-59页
     ·飞秒激光的特点第49-51页
     ·飞秒激光诱导材料表面微结构的研究进展第51-59页
   ·实验装置的及样品的前处理第59-61页
     ·实验装置第59-61页
     ·样品前处理第61页
   ·实验方法与步骤第61-63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63-71页
     ·不同加工速度对微观形貌的影响第64-66页
     ·不同激光能量对微观形貌的影响第66-67页
     ·不同背景环境下对微观形貌的影响第67-68页
     ·微结构硅表面的光学性能表征第68-69页
     ·黑硅表面的减反效果与陷光模型第69-7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1-73页
第四章 光伏电池表面草状微结构的制备第73-93页
   ·引言第73-77页
     ·等离子体刻蚀概述第73-74页
     ·等离子体(化学)刻蚀的基本原理第74-76页
     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(ICP)刻蚀技术第76-77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77-79页
     ·实验材料和试剂第77页
     ·主要实验设备第77页
     ·实验步骤第77-79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79-91页
     ·SF6/O2气体流量比对硅表面形貌的影响第79-81页
     ·工作气压对硅表面形貌的影响第81-83页
     ·刻蚀时间对硅表面形貌的影响第83-85页
     ·RF功率对硅表面形貌的影响第85-87页
     ·"硅草"表面的减反射效果与等效介质理论第87-9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1-93页
第五章 光伏电池表面金属微纳米结构的抗反射研究第93-109页
   ·引言第93-96页
     ·表面等离子体共振(SPR)效应第93-95页
     ·金属颗粒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在光伏电池中的应用第95-96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96-100页
     ·主要实验设备第96-97页
     ·实验原料第97-98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和工艺流程第98-99页
     ·金属银薄膜处理后产物的表征方式第99-100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100-107页
     ·Si/SiO2基体表面银颗粒的制备第100-101页
     ·基底材料对纳米结构形貌的影响第101-102页
     ·温度对纳米结构形貌的影响第102-104页
     ·时间对纳米结构形貌的影响第104-106页
     ·不同尺寸下的银颗粒的光学吸收增强效应第106-10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07-109页
第六章 总结与展望第109-113页
   ·总结第109-110页
   ·本论文创新点第110-111页
   ·进一步研究与展望第111-113页
参考文献第113-119页
致谢第119-121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研项目第121-122页

论文共12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纳米硅薄膜太阳电池优化研究
下一篇:DNTP/INTP系统内部气流特性及转化柴油机有害排放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