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--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

政府回应网络民意的良策探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引言第9-10页
1 绪论第10-16页
   ·选题的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·理论意义第10页
     ·实际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·文献综述第11-13页
   ·主要研究内容、重点、难点第13-14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13-14页
     ·研究重点与难点第14页
     ·创新点第14页
   ·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4-16页
     ·研究思路第14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4-16页
2 政府回应民意的理论分析第16-22页
   ·政治沟通理论的特点及作用第16-17页
   ·政府回应民意的重要性第17-18页
   ·政府回应民意的困难性第18-22页
     ·民意收集的困难第18-20页
     ·民意分析的困难第20-21页
     ·民意解决的困难第21-22页
3 互联网时代民意表达的形式、特征和功能第22-28页
   ·网络表达的多种形式第22-23页
   ·网络民意表达的特征第23-25页
     ·民意表达的迅速性第23页
     ·民意表达的互动性第23-24页
     ·民意表达的集中性第24-25页
     ·民意表达的理性化第25页
   ·网络民意的功能第25-28页
     ·有助于提高政府决策的民主与科学第25-26页
     ·有助于政府防腐反腐工作的实施第26-27页
     ·有助于政府电子政务的有效运行第27-28页
4 政府面临网络民意的新挑战第28-32页
   ·政府回应民意的时效要求第28-29页
   ·海量民意的过滤与信息技术运用之间的矛盾第29页
   ·各地民意关联与各地法律法规不一致的矛盾第29-30页
   ·新形式犯罪和反政府言论的挑战第30-32页
5 政府回应网络民意的不足之处第32-37页
   ·民意收集、分析与解决有待改进第32-33页
   ·民意与司法冲突的协调问题第33-35页
   ·民众与政府之间的信任关系第35-37页
6 互联网时代政府回应民意的改进建议第37-40页
   ·建立健全民意表达机制与形式第37-38页
   ·建立健全民意回应制度与机制第38页
   ·政府机构设置的改革与投入第38-39页
   ·法律法规建设第39-40页
结语第40-41页
参考文献第41-44页
致谢第44页

论文共4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网络时代的政府权威问题研究
下一篇: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构建--以嘉兴学院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