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7页 | 
| ABSTRACT | 第7-11页 | 
| 第1章 导论 | 第11-17页 | 
| 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3页 | 
| ·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 
| ·研究意义 | 第11-13页 | 
| ·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| 第13-14页 | 
| ·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 
| ·本文框架结构 | 第14页 | 
| ·研究创新点 | 第14-17页 | 
| 第2章 文献综述 | 第17-25页 | 
| ·贷款损失准备金与信号假说理论 | 第17-19页 | 
| ·贷款损失准备金与利润平滑理论 | 第19-22页 | 
| ·股利分配与信号传递理论 | 第22-23页 | 
| ·贷款损失准备金与股利分配 | 第23-25页 | 
| 第3章 研究现状和假设发展 | 第25-33页 | 
| ·我国商业银行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的政策依据、计提现状、盈利现状和股利现状 | 第25-29页 | 
| ·我国商业银行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的政策依据 | 第25-26页 | 
| ·中国商业银行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的现状 | 第26-27页 | 
| ·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现状 | 第27-28页 | 
| ·我国商业银行的股利分配情况 | 第28-29页 | 
| ·理论分析与假设发展 | 第29-33页 | 
| ·贷款损失准备金与信号传递效应、利润平滑效应 | 第29-31页 | 
| ·股利信号与贷款损失准备金信号的关系 | 第31-33页 | 
| 第4章 实证分析 | 第33-41页 | 
| ·样本与数据选择 | 第33页 | 
| ·研究模型 | 第33-35页 | 
| ·实证检验结果 | 第35-41页 | 
| ·描述性统计结果分析 | 第35-36页 | 
| ·回归分析 | 第36-38页 | 
| ·稳健性分析 | 第38-41页 | 
| 第5章 结论、建议和展望 | 第41-47页 | 
| ·研究结论 | 第41-43页 | 
| ·针对研究提出的建议 | 第43-45页 | 
| ·研究局限性 | 第45页 | 
| ·研究展望 | 第45-47页 | 
| 参考文献 | 第47-51页 | 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1-53页 | 
| 致谢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