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7页 |
| 目录 | 第7-9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9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| 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0-12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·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2-15页 |
| ·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| 第12-13页 |
| ·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| 第13-15页 |
| ·概念界定 | 第15-16页 |
| ·公共服务设施相关概念 | 第15页 |
| ·社区相关概念 | 第15-16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| ·适用范围 | 第16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| ·框架图 | 第18-19页 |
| 第二章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分层配置指标体系研究 | 第19-27页 |
| ·现行公共服务设施指标体系研究 | 第19-21页 |
| ·现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方法解读 | 第19页 |
| ·现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方法存在的不足 | 第19-21页 |
| ·小结 | 第21页 |
| ·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指标体系的创新—分层配置指标体系 | 第21-27页 |
| ·分层方法的来源 | 第22-23页 |
| ·分层配置指标体系构建的指导原则 | 第23-24页 |
| ·分层配置指标体系的演进构建思路 | 第24-25页 |
| ·分层配置的指标体系的优点 | 第25-26页 |
| ·分层配置指标体系研究结构示意图 | 第26-27页 |
| 第三章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分层配置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27-66页 |
| ·分层配置指标体系的分类研究 | 第27-33页 |
| ·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方法 | 第27-29页 |
| ·公共服务设施大类划分比较 | 第29-30页 |
| ·公共服务设施小类划分比较 | 第30-32页 |
| ·本研究选取的公共服务设施分类 | 第32-33页 |
| ·不同类别设施的分级研究 | 第33-46页 |
| ·国家和地方城市按人口划分级别的比较 | 第33-34页 |
| ·地方城市各类设施的分级比较研究 | 第34-43页 |
| ·本研究对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级 | 第43-46页 |
| ·指标要素及指标确立研究 | 第46-65页 |
| ·指标要素研究 | 第46-62页 |
| ·分层配置体系的指标 | 第62-65页 |
| ·分层配置指标体系图 | 第65-66页 |
| 第四章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指标体系的实践—以韶关市为例 | 第66-85页 |
| ·韶关市公共服务设施概况 | 第66-67页 |
| ·教育设施 | 第67-71页 |
| ·医疗卫生设施 | 第71-75页 |
| ·文化娱乐设施 | 第75-79页 |
| ·体育设施 | 第79-82页 |
| ·社会福利与保障设施 | 第82-85页 |
|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| 第85-88页 |
| ·研究成果总结 | 第85页 |
| ·研究创新之处 | 第85-86页 |
| ·对现行公共服务设施分级配置方法及不足之处进行探讨 | 第85页 |
| ·尝试提建立分层的配置指标体系 | 第85页 |
| ·扩展了分类体系中各类公益性设施的配置内容 | 第85-86页 |
| ·尝试构建一套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指标体系 | 第86页 |
| ·研究的不足之处 | 第86-88页 |
| ·分层指标体系正确性需进一步论证 | 第86页 |
| ·城乡统筹下的配置指标体系研究 | 第86页 |
| ·涉及的设施内容仍不够完善 | 第86页 |
| ·指标体系的落实与保障 | 第86-87页 |
| ·指标体系需进一步的调整完善 | 第87-8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8-92页 |
| 致谢 | 第92-93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| 第9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