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1 绪论 | 第11-20页 |
·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3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8页 |
·国外生态安全预警研究 | 第13-15页 |
·国内生态安全预警研究 | 第15-18页 |
·本文研究工作、创新点及章节安排 | 第18-20页 |
2 区域复合生态系统安全的定义及生态安全预警的基本理论 | 第20-29页 |
·区域复合生态系统安全的定义 | 第20-21页 |
·生态安全预警的基本理论 | 第21-28页 |
·生态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22页 |
·生态预警评价的方法 | 第22-25页 |
·生态安全的预警模型 | 第25-27页 |
·生态安全预警系统的构建 | 第27-2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3 系统动力学概述 | 第29-39页 |
·系统动力学的定义 | 第29页 |
·系统动力学及其建模中常用的概念 | 第29-31页 |
·系统动力学建模的基本原则及步骤 | 第31-32页 |
·系统动力学建模软件 VENSIM 的简介 | 第32-3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4 云模型相关理论及基于云模型模糊数据挖掘的研究方法 | 第39-44页 |
·基本概念 | 第39页 |
·云模型的数字特征及正态云模型 | 第39-40页 |
·云发生器 | 第40-42页 |
·正向云发生器 | 第40-41页 |
·逆向云发生器 | 第41-42页 |
·基于云模型的模糊数据挖掘分析 | 第42-4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5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生态系统动态仿真及分析 | 第44-51页 |
·研究对象基本情况介绍 | 第44-45页 |
·构建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 SD 模型 | 第45-50页 |
·模型边界的确立 | 第45页 |
·模型中的变量 | 第45-46页 |
·子系统的划分及模型中的主要方程 | 第46-47页 |
·建立生态功能区的主要因果关系图 | 第47-48页 |
·建立生态功能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| 第48-49页 |
·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| 第49-5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6 基于云模型模糊数据挖掘的预警分类应用研究 | 第51-60页 |
·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51-52页 |
·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安全等级的划分 | 第52页 |
·预警指标安全阈值范围的确定 | 第52-54页 |
·预警指标权重的计算 | 第54-56页 |
·基于云模型的模糊数据挖掘的预警分类 | 第56-5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7 总结与展望 | 第60-62页 |
·本文工作总结 | 第60页 |
·问题与展望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6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66-67页 |
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