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工人、农民、青年、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--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--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--农民工作论文

农村社区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与研究--以XXX农村社区为例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9页
第1章 绪论第9-13页
   ·问题的提出第9-10页
   ·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·选题的理论意义第10页
     ·选题的实践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·研究思路、方法和创新第11-13页
     ·文献研究法第11页
     ·实证调查法第11-12页
     ·比较研究法第12-13页
第2章 文献综述第13-28页
   ·社区感概念的界定第13-15页
   ·社区感与其他概念的区分第15-17页
     ·社区归属感第15-16页
     ·社区情感第16页
     ·社区认同感第16-17页
   ·社区感研究理论第17-20页
     ·“社区失落”论 (Conununity lost)第17-18页
     ·“社区继存”论( community saved)第18-19页
     ·“社区解放”论(community liberated)第19-20页
   ·农村社区感研究综述第20-28页
     ·农村社区现状研究综述第20-22页
     ·农村社区感影响因素研究综述第22-28页
第3章 农村社区感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第28-46页
   ·农村社区感状况调查和样本构成第28-30页
   ·农村社区感调查工具及状况第30-32页
     ·农村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知不足第32页
     ·农村社区居民邻里之间利益冲突普遍存在第32页
     ·农村社区居民社区参与度较低第32页
   ·农村社区感影响因素的差异性分析第32-38页
     ·不同性别对社区感的差异性分析第32-34页
     ·不同民族的社区感差异性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 ·不同文化程度的社区感差异性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·城乡社区感差异性分析第36-38页
   ·影响农村社区感的相关因素分析第38-43页
     ·社区感和社区参与的相关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 ·社区感和邻里关系的相关分析第39-42页
     ·文化认同和社区感的相关分析第42页
     ·社区感和民族认同的相关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 ·社区感和宗教认同相关分析第43页
   ·农村社区感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第43-46页
     ·社区感和民族认同的回归分析第43页
     ·社区感和邻里关系的回归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 ·社区感和文化认同的回归分析第44页
     ·社区感和宗教认同的回归分析第44页
     ·社区感和社区归属感的回归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  ·社区感和社区参与的回归分析第45页
     ·社区感和各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第45-46页
第4章 农村社区感培育建议第46-50页
   ·成员资格的明确第46-47页
     ·培育社区居民的主人公意识第46页
     ·注重共同的信仰,文化氛围第46-47页
     ·社区认同和社区归属感的塑造第47页
   ·影响作用的发挥第47-48页
     ·着手社区参与第47-48页
   ·整合和需求的满足第48页
     ·邻里互助第48页
     ·资源相互利用第48页
   ·情感联接的共享第48-50页
     ·组织咨询第49页
     ·重视随机谈话第49-50页
第5章 结论与讨论第50-54页
   ·农村社区感不受民族界线的影响第50页
   ·文化认同、宗教认同和农村社区感存在高正相关第50-51页
   ·以利益为侧重点的社区参与和社区感呈显著相关第51页
   ·农村社区感低于城市社区感,来自不同社区的居民社区感存在显著差异第51页
   ·农村社区感不受社区客观环境因素影响,而以邻里关系、社区归属、社区认同等为基础的社区人文主观情感因素却影响显著第51-52页
   ·讨论第52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9页
致谢第59-60页
附录一第60-62页
附录二第62-65页

论文共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城市郊区农村村务管理问题研究--以荆门市东宝区新生村为例
下一篇:社工能力成长困境对机构发展影响探究--基于广州市LN机构参与式观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