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水利工程论文--水能利用、水电站工程论文--水电站建筑与设备论文--辅助设备论文

水电站地下主变洞火灾烟气流动及机械排烟模式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7页
主要符号表第7-13页
1 绪论第13-28页
   ·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3-19页
     ·地下水电站发展概况及火灾防控必要性第13-14页
     ·水电站地下洞室类型与主变洞火灾研究意义第14-17页
     ·水电站地下主变洞火灾特点第17-18页
     ·水电站地下主变洞火灾研究内容第18-19页
   ·研究现状第19-23页
     ·烟气流动特性的研究第19-21页
     ·火灾烟气流动与控制第21-22页
     ·水电站地下主变洞防排烟设计存在的问题第22-23页
   ·本课题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第23-24页
 参考文献第24-28页
2 研究方法第28-52页
   ·相似比例模型试验第28-40页
     ·烟气流动的相似模型理论第30-32页
     ·水电站地下主变洞火灾烟气流动相似性分析第32-37页
     ·水电站地下主变洞火灾烟气流动模型律第37-40页
   ·计算流体力学(CFD)模拟第40-45页
     ·FDS 的基本特点第42-43页
     ·FDS 的基本守恒方程第43-44页
     ·大涡模拟法第44-45页
   ·粒子图像测速技术(PIV)第45-48页
     ·粒子图像测速技术(PIV)简介第45页
     ·粒子图像测速技术(PIV)测速原理第45-47页
     ·粒子图像测速技术(PIV)测试系统的组成第47-48页
 参考文献第48-52页
3 模型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方法第52-65页
   ·引言第52页
   ·水电站地下主变洞试验模型设计第52-56页
     ·鲁地拉水电站简介第52-53页
     ·水电站地下主变洞试验模型第53-56页
   ·测量设备与数据处理方法第56-62页
     ·烟气温度的测量第56-57页
     ·烟气层高度第57-58页
     ·火源设计第58-61页
     ·机械排烟系统第61-62页
     ·数据采集系统第62页
   ·小结第62-63页
 参考文献第63-65页
4 水电站地下主变洞火灾数值模拟第65-75页
   ·引言第65页
   ·FDS 数值模型的建立第65-70页
     ·水电站地下主变洞 FD S 数值模型第65-68页
     ·湍流模型及数值模拟工具第68-69页
     ·网格系统设置第69-70页
   ·FDS 模拟参数设置第70页
     ·烟气温度的测量第70页
     ·烟气层高度第70页
     ·火源第70页
     ·排烟及补风系统第70页
   ·FDS 数值模拟的验证第70-73页
   ·小结第73页
 参考文献第73-75页
5 水电站地下主变室机械排烟效果的研究第75-89页
   ·引言第75页
   ·1:12 模型试验第75-77页
     ·试验条件和内容第75-77页
   ·FDS 数值模拟第77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77-86页
     ·烟气层高度第77-79页
     ·烟气层平均温度第79-81页
     ·烟羽流中心温度第81-83页
     ·补风口位置对机械排烟效果的影响第83-85页
     ·CO 浓度第85-86页
   ·小结第86-87页
 参考文献第87-89页
6 主变室火灾时溢流烟气在搬运道内自然填充过程的研究第89-103页
   ·引言第89-90页
   ·溢流烟气在搬运道内蔓延的数学模型第90-91页
   ·1:12 模型试验第91-93页
     ·试验内容与条件第91-92页
     ·典型试验现象和测量结果第92-93页
   ·FDS 大涡模拟第93-96页
   ·结果对比与分析第96-100页
   ·小结第100页
 参考文献第100-103页
7 搬运道烟气控制研究第103-134页
   ·引言第103-104页
   ·主变室火灾时搬运道内机械排烟量计算模型第104-105页
     ·NFPA92B 中的溢流模型第104-105页
     ·Li-Ming Yuan 和 G.Cox’s 关系式第105页
   ·1:12 模型试验第105-108页
     ·试验条件及内容第105-106页
     ·典型试验现象第106-108页
   ·模型试验结果的验证第108-115页
     ·与全尺寸模型试验的比较第108-109页
     ·搬运道排烟效率的讨论第109-115页
   ·正交试验第115-116页
   ·FDS 数值模拟第116-123页
   ·结果讨论与分析第123-131页
   ·小结第131-132页
 参考文献第132-134页
8 水电站地下主变洞火灾烟气流动与机械排烟的2DPIV试验研究第134-152页
   ·引言第134-135页
   ·2DPIV 试验模型及测试系统第135-138页
     ·2DPIV1:50 试验模型第135-136页
     ·示踪粒子的选择第136-137页
     ·PIV 测试系统具体参数第137-138页
   ·2DPIV 试验第138-142页
     ·试验条件与内容第138-139页
     ·典型试验图像第139-142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142-150页
     ·主变室内烟气流动第142-145页
     ·搬运道内烟气流动与控制第145-150页
 参考文献第150-152页
9 结论与展望第152-156页
   ·本文结论第152-154页
   ·今后工作的展望第154-156页
致谢第156-157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第157页

论文共1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地域气候的适应性热舒适研究
下一篇:西北地区东部县城公益性公共设施适宜性规划指标体系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