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1-19页 |
·启动子的概念 | 第11页 |
·启动子的分类 | 第11-13页 |
·组成型启动子 | 第12页 |
·诱导性启动子 | 第12-13页 |
·组织特异性启动子 | 第13页 |
·化学合成的启动子 | 第13页 |
·启动子活性的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·组织特异性启动子在基因治疗中的运用 | 第13-15页 |
·黑素细胞特异性表达的启动子 | 第14-15页 |
·肝脏特异性表达的启动子 | 第15页 |
·肿瘤细胞特异性启动子 | 第15页 |
·癌症特异性启动子 | 第15页 |
·诱导性启动子在基因治疗中的运用 | 第15-16页 |
·射线诱导性启动子 | 第15-16页 |
·热诱导启动子 | 第16页 |
·药物诱导启动子 | 第16页 |
·组织特异性启动子在基因打靶中的运用 | 第16-17页 |
·雄激素调节蛋白(kidney androgen-regulated protein,KAP)启动子 | 第17-19页 |
·KAP mRNA的发现 | 第17-18页 |
·KAP启动子的研究现状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Kap147/Kpn杂合启动子的报告基因载体构建及其细胞水平效果初探 | 第19-37页 |
·引言 | 第19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19-30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19-22页 |
·细胞与质粒 | 第19-20页 |
·实验药品和试剂 | 第20-21页 |
·仪器 | 第21页 |
·大肠杆菌培养基 | 第21页 |
·DMEM培养基配制 | 第21页 |
·缓冲液配置 | 第21-22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2-30页 |
·DNA分子琼脂糖凝胶电泳 | 第22页 |
·酶切产物的回收与纯化 | 第22-23页 |
·大肠杆菌CaCl2法制备感受态细胞 | 第23页 |
·碱裂解法抽取质粒 | 第23页 |
·无内素质粒的抽提 | 第23页 |
·含Luciferase报告基因载体pGL3-Kap147/KpnI-Luciferase的构建 | 第23-25页 |
·含 Cre 重组酶报告基因载体 pGL3 -Kapl47-Cre 和 pGL3-Kapl4/KpnI-Cre 的构建 | 第25-27页 |
·细胞的复苏 | 第27页 |
·贴壁细胞的消化 | 第27页 |
·细胞的冻存 | 第27页 |
·细胞的转染(按梭华-sofast转染试剂说明书) | 第27-28页 |
·RNA抽提 | 第28页 |
·DNaseI消化RNA | 第28页 |
·mRNA的转录 | 第28-29页 |
·RT-PCR引物设计及序列 | 第29页 |
·RT-PCR体系及扩增条件 | 第29-30页 |
·Kap147/KpnI杂合启动子的细胞特异性和激素调节性 | 第30页 |
·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 | 第30页 |
·pGL3-Kap147/KpnI-Cre质粒和pCMV-EGFP/RFP质粒的共转染 | 第30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0-36页 |
·重组质粒pGL3-Kap147/KpnI-Luciferase和pGL3-Kap147/KpnI-Cre构建和酶切鉴定 | 第30-31页 |
·RNA水平检测Kap147/KpnI杂合启动子的组织细胞特异性 | 第31-33页 |
·RNA样品电泳检测 | 第31-32页 |
·RNA样品纯度、度检测 | 第32页 |
·RT-PCR检测Luciferase基因的转录 | 第32-33页 |
·KpnI片段对Kap147启动子的协同作用 | 第33-35页 |
·Kap147/KpnI杂和启动子引导Cre重组酶测报告基因在细胞中表达 | 第35-3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三章 Kap147/KpnI杂合启动子体内组织特异性研究 | 第37-45页 |
·前言 | 第37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37-41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7-38页 |
·实验对象 | 第37页 |
·实验使用仪器 | 第37页 |
·实验所用试剂 | 第37-38页 |
·其它试剂配制 | 第38页 |
·手术器械 | 第3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8-41页 |
·腹腔注射 | 第38页 |
·小鼠解剖 | 第38-39页 |
·动物组织RNA抽取 | 第39页 |
·mRNA的反转录 | 第39页 |
·RT-PCR引物设计及序列 | 第39页 |
·用于RT-PCR体系及扩增条件 | 第39-40页 |
·免疫荧光实验 | 第40页 |
·化学发光成像 | 第40-41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1-44页 |
·组织RNA抽提 | 第41页 |
·RT-PCR检测Kap147/KpnI杂合启动子体内的活性 | 第41-42页 |
·免疫荧光实验 | 第42-43页 |
·成像分析杂合启动子在组织器官中的活性 | 第43-4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四章 HAGT KpnI片段激素可调节增强子区域的优化 | 第45-55页 |
·引言 | 第45页 |
·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45-49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45-46页 |
·实验所用细胞 | 第45-46页 |
·药品与试剂 | 第46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46页 |
·PCR引物 | 第46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6-49页 |
·雄激素调节位点的确定 | 第46-47页 |
·无缝连接法构建重组质粒 | 第47页 |
·重组子的菌液PCR鉴定 | 第47页 |
·重组子的酶切鉴定 | 第47-48页 |
·无内毒素质粒的抽提 | 第48页 |
·细胞培养 | 第48页 |
·细胞转染 | 第48页 |
·报告基因检测 | 第48-49页 |
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49-53页 |
·截断体片段的PCR扩增和pGL3-Kap147质粒的酶切 | 第49-50页 |
·含HAGT-Kpn截断体-Kap147杂合启动子的报告基因载体的鉴定 | 第50-51页 |
·5个HAGT-Kpn截断体重组质粒对雄激素的应答性 | 第51-52页 |
·5个HAGT-Kpn截断体重组质粒的细胞特异性 | 第52-5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3-55页 |
第5章 全文总结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1页 |
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