宽带数字波束形成硬件平台设计与实现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| 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发展和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| ·高速信号处理器件的发展现状 | 第14-15页 |
| ·论文工作及结构安排 | 第15-17页 |
| 第2章 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技术 | 第17-33页 |
| ·自适应波束形成的信号模型 | 第17-22页 |
| ·窄带信号模型 | 第17-19页 |
| ·宽带信号模型 | 第19-20页 |
| ·均匀线阵与均匀圆环阵 | 第20-22页 |
| ·窄带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算法 | 第22-27页 |
| ·最小方差无畸变(MVDR)波束形成器 | 第23-25页 |
| ·线性约束最小方差(LCMV)波束形成器 | 第25-26页 |
| ·递归最小二乘法(RLS)波束形成器 | 第26-27页 |
| ·宽带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算法 | 第27-32页 |
| ·基本宽带数字波束形成方法 | 第28-30页 |
| ·均匀线阵与均匀圆阵的频率特性 | 第30-3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| 第3章 宽带数字波束形成硬件平台设计 | 第33-55页 |
| ·宽带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硬件系统方案设计 | 第33-34页 |
| ·多通道同步采样 ADC 电路设计 | 第34-39页 |
| ·采样时钟对 ADC 性能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| ·宽带 ADC 前端电路的设计 | 第37-39页 |
| ·高速 DSP 系统设计 | 第39-44页 |
| ·存储器 DDR2 的设计 | 第40-42页 |
| ·外部存储器接口(EMIFA)的设计 | 第42-44页 |
| ·系统 PCI 接口的设计 | 第44页 |
| ·大容量 FPGA 系统的设计 | 第44-48页 |
| ·外部配置电路设计 | 第45-46页 |
| ·系统电源电路的设计 | 第46-48页 |
| ·硬件平台总体描述及调试 | 第48-54页 |
| ·硬件平台总体结构 | 第48-49页 |
| ·DSP 基本功能测试 | 第49-52页 |
| ·FPGA 基本功能测试 | 第52-5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| 第4章 宽带数字波束形成算法的实现 | 第55-69页 |
| ·16 阵元圆环阵的宽带数字波束形成算法 | 第55-62页 |
| ·有向阵元均匀圆阵最优权值的求解 | 第56-59页 |
| ·干扰方向的估计 | 第59-61页 |
| ·有向均匀圆阵宽带波束形成算法实现过程 | 第61-62页 |
| ·波束形成算法中各模块的设计 | 第62-68页 |
| ·干扰方向的估计 | 第62-66页 |
| ·时序逻辑的约束 | 第66-6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| 结论 | 第69-7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0-74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74-75页 |
| 致谢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