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3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0-14页 |
| ·污泥处置现状 | 第10-12页 |
| ·污泥-秸秆复合炭的制备 | 第12-13页 |
| ·污泥活性炭的应用现状 | 第13-14页 |
| ·活性炭的活化方法 | 第14-17页 |
| ·保护气氛的选择 | 第14-16页 |
| ·活化剂的选择 | 第16-17页 |
| ·污泥炭吸附理论 | 第17-21页 |
| ·吸附等温线 | 第18-19页 |
| ·脱附曲线及迟滞环 | 第19页 |
| ·BET 吸附理论 | 第19-21页 |
| ·Langmuir 和 Freundlich 吸附方程 | 第21页 |
| ·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| 第21-23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21-22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22-23页 |
| 第二章 污泥-秸秆复合基活性炭的制备 | 第23-45页 |
| ·材料和方法 | 第23-28页 |
| ·原材料 | 第23-24页 |
| ·试剂 | 第24页 |
| ·主要仪器 | 第24-25页 |
| ·分析方法 | 第25-27页 |
| ·实验内容和步骤 | 第27-28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28-43页 |
| ·正交试验结果 | 第28-30页 |
| ·单因素试验分析 | 第30-35页 |
| ·污泥炭 BET 优化取点 | 第35-41页 |
| ·秸秆掺杂比对复合炭性能的影响 | 第41-4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3-45页 |
| 第三章 污泥炭,秸秆炭和复合炭的表征 | 第45-60页 |
| ·污泥炭 TG/DTG 分析 | 第45-49页 |
| ·污泥炭 TG/DTG 曲线 | 第45-47页 |
| ·污泥炭活化机理分析 | 第47-49页 |
| ·电子扫描电镜分析 | 第49-50页 |
| ·物理吸附性能分析 | 第50-55页 |
| ·吸附等温线研究 | 第51-53页 |
| ·孔径分布 | 第53-55页 |
| ·FTIR 分析 | 第55-58页 |
| ·复合炭热重曲线分析 | 第58-5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| 第四章 复合炭对 1,2,4-酸氧体的吸附性能 | 第60-63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60页 |
| ·吸附剂 | 第60页 |
| ·吸附质 | 第60页 |
| ·实验机理 | 第60-61页 |
| ·实验步骤 | 第61页 |
| ·实验结果分析 | 第61-62页 |
| ·三种活性炭吸附能力对比 | 第61页 |
| ·污泥炭,秸秆炭和复合炭对 1,2,4-酸氧体的物理吸附 | 第61-6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|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3-66页 |
| ·结论 | 第63-64页 |
| ·展望 | 第64-6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6-70页 |
|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70-71页 |
| 致谢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