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硅通孔技术的三维集成电路设计与分析
作者简介 | 第1-4页 |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·集成电路的发展历程 | 第10-11页 |
·互连问题与现有应对策略 | 第11-15页 |
·三维集成 | 第15-18页 |
·三维集成的优势 | 第15-16页 |
·三维集成的挑战 | 第16-18页 |
·主要工作与结构安排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3-D ICs全局互连设计 | 第20-36页 |
·引言 | 第20页 |
·线长分布模型 | 第20-27页 |
·分布推导 | 第20-25页 |
·结果比较 | 第25-27页 |
·全局互连的设计空间 | 第27-34页 |
·设计约束 | 第28-32页 |
·设计空间应用 | 第32-34页 |
·小结 | 第34-36页 |
第三章 考虑TSV寄生效应的 3-D互连线设计 | 第36-50页 |
·引言 | 第36页 |
·TSV制备 | 第36-41页 |
·TSV RLC寄生参数提取 | 第41-43页 |
·包含TSV寄生效应的互连线模型 | 第43-49页 |
·互连延时 | 第43-45页 |
·互连功耗 | 第45-46页 |
·模型验证与比较 | 第46-49页 |
·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四章 信号时延与反射驱动的TSV布局设计 | 第50-62页 |
·引言 | 第50页 |
·3-D互连线延时 | 第50-55页 |
·RC延时模型 | 第50-53页 |
·RLC延时模型 | 第53-55页 |
·信号反射 | 第55-57页 |
·多目标协同优化 | 第57-61页 |
·优化算法 | 第57-58页 |
·结果比较 | 第58-61页 |
·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五章 3-D芯片热管理与优化 | 第62-78页 |
·引言 | 第62页 |
·考虑TSV传导的热传输解析模型 | 第62-70页 |
·模型推导 | 第62-65页 |
·验证与比较 | 第65-70页 |
·热驱动优化技术 | 第70-76页 |
·布图规划 | 第70-73页 |
·布局 | 第73-74页 |
·热通孔插入 | 第74-76页 |
·小结 | 第76-78页 |
第六章 碳纳米管TSV连线设计 | 第78-94页 |
·引言 | 第78页 |
·碳纳米管结构与特性 | 第78-81页 |
·单壁碳纳米管及单壁碳纳米管束的建模 | 第81-85页 |
·电阻模型 | 第81-82页 |
·电容模型 | 第82-84页 |
·电感模型 | 第84页 |
·互连线等效电路模型 | 第84-85页 |
·性能分析与比较 | 第85-92页 |
·电阻率 | 第86-87页 |
·局部互连线 | 第87-89页 |
·中间层互连与全局互连 | 第89-91页 |
·非理想接触电阻的影响 | 第91-92页 |
·小结 | 第92-94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94-98页 |
·总结 | 第94-95页 |
·未来工作展望 | 第95-98页 |
致谢 | 第98-10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0-110页 |
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研究工作与成果 | 第110-11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