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2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12-28页 |
一、选题背景 | 第12-13页 |
(一)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是河南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 | 第12页 |
(二)优化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| 第12-13页 |
(三)调整专业结构是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紧迫任务 | 第13页 |
二、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(一)理论意义 | 第13-14页 |
(二)实践意义 | 第14页 |
三、概念界定 | 第14-16页 |
(一)专业结构 | 第14页 |
(二)高等职业教育 | 第14-15页 |
(三)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 | 第15-16页 |
四、研究综述 | 第16-26页 |
(一)专业结构的相关研究 | 第16-20页 |
(二)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相关研究 | 第20-24页 |
(三)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相关研究 | 第24-26页 |
五、研究方法 | 第26页 |
(一)文献法 | 第26页 |
(二)统计法 | 第26页 |
六、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| 第26-28页 |
(一)研究思路 | 第26-27页 |
(二)论文框架 | 第27-28页 |
第二章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研究的依据 | 第28-42页 |
一、理论基础 | 第28-38页 |
(一)专业发展理论 | 第28-30页 |
(二)非均衡经济理论 | 第30-31页 |
(三)教育与经济关系理论 | 第31-38页 |
二、现实依据 | 第38-42页 |
(一)科学发展观 | 第38页 |
(二)经济发展战略转移 | 第38-39页 |
(三)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| 第39-42页 |
第三章 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现状 | 第42-58页 |
一、静态状况 | 第42-52页 |
(一)专业的数量分布情况 | 第42-44页 |
(二)专业的产业分布情况 | 第44-47页 |
(三)专业的城市分布情况 | 第47-48页 |
(四)专业的学校分布情况 | 第48-52页 |
二、动态状况 | 第52-58页 |
(一)专业的构成变化情况 | 第52-53页 |
(二)专业的规模变化情况 | 第53-58页 |
第四章 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58-66页 |
一、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问题分析 | 第58-61页 |
(一)专业空白点较多,专业覆盖率有待提高 | 第58页 |
(二)专业布局结构不均,省会城市过于集中 | 第58-59页 |
(三)专业集聚程度不高,高职院校缺乏特色 | 第59页 |
(四)各校专业重复设置,部分专业重叠过度 | 第59-60页 |
(五)专业设置逐渐细化,新开专业发展堪忧 | 第60页 |
(六)专业结构极不稳定,招生规模忽高忽低 | 第60-61页 |
(七)专业与产业结构不合,教育与经济脱节 | 第61页 |
二、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原因分析 | 第61-66页 |
(一)社会观念因素 | 第61-62页 |
(二)政府导向因素 | 第62-63页 |
(三)教育主体因素 | 第63-64页 |
(四)学校管理因素 | 第64-65页 |
(五)专业建设因素 | 第65-66页 |
第五章 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对策建议 | 第66-76页 |
一、有序扩展专业覆盖 | 第66-67页 |
(一)增加高职专业种类 | 第66页 |
(二)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| 第66-67页 |
二、合理调整专业布局 | 第67-68页 |
(一)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| 第67页 |
(二)整合区域教育资源 | 第67-68页 |
三、提升专业集聚程度 | 第68-69页 |
(一)推进专业群建设 | 第68页 |
(二)开展综合型专业 | 第68-69页 |
四、控制专业重复设置 | 第69-70页 |
(一)规范专业建设管理 | 第69页 |
(二)加强特色专业建设 | 第69-70页 |
五、严格新开专业审核 | 第70-71页 |
(一)完善专业考评机制 | 第70-71页 |
(二)规范专业审批制度 | 第71页 |
六、稳定专业规模结构 | 第71-73页 |
(一)创新高职教育体制 | 第71-72页 |
(二)提升专业调控力度 | 第72-73页 |
七、协调专业产业结构 | 第73-76页 |
(一)服务经济结构发展 | 第73-74页 |
(二)积极推进校企合作 | 第74-76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| 第76-78页 |
一、主要研究结论 | 第76页 |
二、研究贡献和创新 | 第76页 |
三、不足之处及后续研究的可能性 | 第76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2页 |
致谢 | 第82-8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83-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