砂土长桩自平衡法试验与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1页 |
·引言 | 第8页 |
·桩基检测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| 第8-9页 |
·动力测桩法 | 第8-9页 |
·静力测桩法 | 第9页 |
·自平衡测试法的特点与优势 | 第9-10页 |
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0-11页 |
2 自平衡测试方法的基本理论 | 第11-19页 |
·自平衡测试方法的主要原理 | 第11-12页 |
·试验装置及加载方式 | 第12-13页 |
·试验装置 | 第12-13页 |
·加载方式 | 第13页 |
·加卸载与位移的观测 | 第13-14页 |
·自平衡点位置的确定 | 第14-15页 |
·极限承载力的确定 | 第15-18页 |
·分段总和法 | 第15-16页 |
·等值位移插值法 | 第16页 |
·精确转化法 | 第16-18页 |
·自平衡试验荷载传递机理 | 第1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8-19页 |
3 桥梁钻孔灌注桩自平衡静载试验 | 第19-32页 |
·工程概况 | 第19页 |
·地质条件 | 第19-22页 |
·现场试验 | 第22-24页 |
·试验的目的 | 第22页 |
·试验的具体步骤 | 第22-24页 |
·加、卸载方式 | 第24页 |
·终止加载条件 | 第24页 |
·自平衡测试结果与分析 | 第24-31页 |
·桩身轴力的分析 | 第24-26页 |
·桩侧摩阻力的分析 | 第26-28页 |
·桩端阻力的分析 | 第28-29页 |
·极限承载力的分析 | 第29-3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4 基于ANSYS的桩基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 | 第32-53页 |
·模型的相关参数 | 第32页 |
·桩~土有限元模型基本理论 | 第32-34页 |
·几何模型的基本假定 | 第33页 |
·土的本构模型 | 第33页 |
·桩与土的接触关系 | 第33-34页 |
·荷载及边界条件 | 第34页 |
·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 | 第34-36页 |
·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34-35页 |
·有限元模拟的基本步骤 | 第35-36页 |
·自平衡测试法桩基性状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6-48页 |
·桩径的变化 | 第36-38页 |
·荷载箱位置的变化 | 第38-41页 |
·桩长的变化 | 第41-44页 |
·桩身弹性模量的变化 | 第44-47页 |
·桩基承载力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| 第47-48页 |
·ANSYS与原有试验数据对比分析 | 第48-51页 |
·桩身轴力分析 | 第48-49页 |
·桩身摩阻力分析 | 第49-51页 |
·极限承载力分析 | 第5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1-53页 |
结论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7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