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0-15页 |
·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·目的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概况 | 第11-14页 |
·国外研究概况 | 第11-13页 |
·国内研究概况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林业生态体系规划的相关理论分析 | 第15-18页 |
·景观生态规划理论 | 第15页 |
·尺度效应理论 | 第15-16页 |
·空间分异性与生物多样性理论 | 第16页 |
·生态建设与生态区位理论 | 第16-17页 |
·景观连通性和连接度理论 | 第17-18页 |
第三章 关中平原林业生态规划现状研究 | 第18-23页 |
·关中地区自然环境概况 | 第18页 |
·区位与地理 | 第18页 |
·气候与资源 | 第18页 |
·关中地区社会经济概况 | 第18-20页 |
·行政建制 | 第18-19页 |
·人口状况 | 第19页 |
·国民经济 | 第19页 |
·土地利用状况 | 第19页 |
·交通状况 | 第19-20页 |
·其他社会基础条件 | 第20页 |
·关中平原林业生态规划现状 | 第20-23页 |
·森林资源总量不足且结构单一 | 第21页 |
·天然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,造成对湿地植物资源及产量的损害 | 第21页 |
·城市绿化成果显著,但仍存在较多绿地建设问题 | 第21-23页 |
第四章 关中平原林业生态体系规划实践 | 第23-35页 |
·关中平原林业生态体系规划总则 | 第23-25页 |
·指导思想 | 第23页 |
·规划依据 | 第23页 |
·规划理念及规划原则 | 第23-24页 |
·规划范围及规划目标 | 第24-25页 |
·关中平原生态环境综合分区 | 第25-27页 |
·关中平原林业生态体系的景观格局构建 | 第27-30页 |
·关中平原绿色廊道建设的构想 | 第30-33页 |
·渭河轴线生态廊道规划与建设 | 第31页 |
·渭河十大支流绿色廊道规划与建设 | 第31-32页 |
·关中地区交通生态廊道规划与建设 | 第32-33页 |
·关中平原林业生态斑块建设的构想 | 第33-34页 |
·城市及村镇绿化斑块建设 | 第33页 |
·关中平原生产性林业斑块建设 | 第33-34页 |
·关中平原农田防护林建设的构想 | 第34-35页 |
第五章 关中平原林业生态体系构建策略 | 第35-36页 |
·注重与周边大生态圈的对接与贯通 | 第35页 |
·打造渭河绿色大动脉,增强生态恢复的动力 | 第35页 |
·以五大城市为核心,建设五大辐射性生态片区 | 第35页 |
·突出区域特色,提高生态景观的异质性 | 第35-36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36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39页 |
致谢 | 第39-40页 |
作者简介 | 第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