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企业经济论文--企业财务管理论文

国资控股公司股权激励计划选择与在职消费的替代效应研究

内容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1-17页
 第一节 问题的提出第11-13页
  一、选题背景第11-12页
  二、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第二节 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第13-15页
  一、研究内容第13页
  二、论文框架第13-15页
 第三节 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第15-17页
  一、研究方法第15页
  二、可能的创新点第15-17页
第二章 文献回顾第17-25页
 第一节 关于股权激励的研究第17-20页
  一、股权激励计划选择的影响因素第17-18页
  二、股权激励的价值效应第18-20页
 第二节 关于在职消费的研究第20-23页
  一、在职消费的成因第20-21页
  二、在职消费的影响因素第21-22页
  三、在职消费的计量第22-23页
 第三节 关于在职消费与股权激励替代效应的研究第23-25页
第三章 国企高管薪酬激励制度的演进第25-35页
 第一节 国企改革历程第25-27页
  一、扩大经营自主权阶段(1979-1984年)第25-26页
  二、两权分离阶段(1985-1992年)第26页
  三、制度创新阶段(1992-2002年)第26页
  四、结构调整阶段(2003-)第26-27页
 第二节 国企高管薪酬激励制度的演进第27-35页
  一、年薪制第27-28页
  二、股权激励制度第28-32页
  三、关于“在职消费”的规范第32-35页
第四章 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第35-43页
 第一节 作为激励契约一部分的股权激励与在职消费第35-36页
 第二节 国资控股对激励契约选择的影响第36-39页
  一、国资控股、“所有者缺位”与“内部人控制”第36-37页
  二、国资控股下在职消费对股权激励的替代性分析第37-39页
 第三节 股权激励计划选择与在职消费替代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9-43页
  一、股权结构第39-41页
  二、市场化水平第41-43页
第五章 实证研究第43-59页
 第一节 研究设计第43-47页
  一、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第43-44页
  二、模型构建与变量设定第44-47页
 第二节 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分析第47-52页
  一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第47-49页
  二、相关性分析第49-52页
 第三节 多元回归结果及其分析第52-59页
  一、多元回归分析:替代效应的存在性第52-54页
  二、多元回归分析:股权结构对替代效应的影响第54-56页
  三、多元回归分析:市场化水平对替代效应的影响第56-59页
第六章 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第59-63页
 第一节 主要结论第59页
 第二节 政策启示第59-62页
  一、完善内部治理结构,健全监督管理机制第59-60页
  二、设计合理的薪酬结构,优化业绩考核体系第60-61页
  三、强化制度建设,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第61-62页
 第三节 研究的局限性第62-63页
附录第63-69页
参考文献第69-73页
致谢第73-74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74页

论文共7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会计信息质量与过度投资关系的实证研究--基于自由现金流理论视角
下一篇:国有企业随意性收益支出与自由现金流量相关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