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交通运输经济论文--旅游经济论文--中国旅游事业论文--规划与管理体制论文

基于互动网络技术的景区体验质量监测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1 绪论第10-20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·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·学术意义第11页
     ·实践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6页
     ·景区评价研究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 ·基于互动网络技术的旅游服务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·研究目标第16-17页
   ·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17-19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7页
     ·研究思路第17-19页
   ·创新之处第19-20页
2 相关基础理论与应用现状第20-29页
   ·景区旅游体验的基础理论第20-24页
     ·旅游体验的内涵第20-21页
     ·旅游体验的测量第21页
     ·旅游体验的应用模式第21-23页
     ·景区体验质量第23-24页
   ·互动网络技术的应用现状第24-26页
     ·Web2.0 的属性特点第24-25页
     ·Web2.0 在旅游业的应用现状第25-26页
   ·典型互动网络技术特征分析第26-28页
     ·微博的特征分析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博客的特征分析第27页
     ·Wiki 的特征分析第27-28页
     ·SNS 的特征分析第28页
     ·RSS 的特征分析第2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8-29页
3 基于互动网络技术的景区体验质量监测体系构建第29-44页
   ·构建 EQM3S 基础分析第29-32页
     ·景区质量监测的必要性第29-30页
     ·构建 EQM3S 的技术选择第30页
     ·EQM3S 构建目标第30-31页
     ·EQM3S 构建原则第31-32页
     ·定性与定量方法结合第32页
   ·EQM3S 监测体统操作流程分析第32-39页
     ·初始数据获取第33-34页
     ·情感体验定性描述第34-37页
     ·体验质量定量计算第37-38页
     ·体验质量分析比较第38页
     ·网络数据动态更新第38-39页
     ·景区发展对策研究第39页
   ·EQM3S 监测体系优势分析第39-41页
     ·监测依据更科学第39-40页
     ·监测方法更合理第40页
     ·监测结果更有用第40-41页
   ·信息质量管理第41-43页
     ·信息来源控制第41页
     ·主观差异性检验第41-4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3-44页
4 案例研究第44-50页
   ·黄山第44-46页
     ·初始数据获取第44-45页
     ·情感挖掘第45页
     ·黄山体验质量比值计算第45-46页
   ·黄山不同时期的体验质量比较第46-47页
     ·比较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 ·发展建议第47页
   ·不同景区同一时期内的体验质量比较第47-49页
     ·万里长城第47页
     ·杭州西湖第47-48页
     ·比较结果及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9-50页
5 结论及展望第50-52页
   ·研究结论第50页
   ·研究展望第50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4页
致谢第54-55页
参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小微企业外部支持条件的系统整合与体系构建研究--基于系统的视角
下一篇:旅游景区原真符号系统构建及应用研究--以长江三峡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