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经济作物论文--药用作物论文--草本论文--多年生论文

茶用菊耐热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体的研究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1页
缩略词表第11-12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及前言第12-21页
 1 前言第12-13页
 2 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进展第13-20页
   ·茶用菊研究进展第13-15页
     ·茶用菊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第13页
     ·茶用菊栽培技术的研究第13-14页
     ·茶用菊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·观赏植物耐热性研究进展第15-20页
     ·高温胁迫对观赏植物的影响第15-18页
     ·提高观赏植物耐热性的途径第18-20页
 3 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0-21页
第二章 茶用菊的高温半致死温度与耐热性第21-29页
 1 前言第21-22页
 2 材料与方法第22页
   ·试验材料第22页
   ·试验方法第22页
     ·电导率测定第22页
     ·数据统计及分析第22页
 3 结果与分析第22-28页
   ·茶用菊花露地苗的耐热表现第22-26页
     ·处理温度与电导率和细胞伤害率的关系第22-25页
     ·Logistic方程参数及高温半致死温度的确定第25-26页
   ·茶用菊花组培苗的耐热表现第26-28页
     ·处理温度与电导率和细胞伤害率的关系第26-27页
     ·Logistic方程参数及高温半致死温度的确定第27-28页
 4 小结与讨论第28-29页
第三章 茶用菊耐热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体的离体筛选第29-41页
 1 前言第29页
 2 材料与方法第29-30页
   ·试验材料第29页
   ·试验方法第29-30页
     ·离体培养第29-30页
     ·适宜选择压的确定第30页
     ·筛选方法第30页
     ·耐热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体的植株再生第30页
 3 结果与分析第30-36页
   ·40℃高温胁迫与渗透胁迫结合处理对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第30-31页
   ·38℃高温胁迫与渗透胁迫结合处理对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第31-33页
   ·36℃高温胁迫与渗透胁迫结合处理对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第33-36页
   ·耐热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体的筛选第36页
 4 小结与讨论第36-41页
   ·关于茶用菊花耐热变异体离体筛选的适宜胁迫条件第36-37页
   ·关于用HYP和SA作为筛选剂筛选耐热变异体的依据分析第37-40页
   ·关于耐热变异无性系的获得第40-41页
第四章 耐热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体的初步鉴定第41-48页
 1 前言第41页
 2 材料和方法第41-43页
   ·实验材料的选择及培养处理第41页
   ·测定项目及方法第41-43页
     ·游离脯氨酸含量测定第41-42页
     ·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活性的测定第42-43页
     ·丙二醛含量测定第43页
 3 结果分析第43-46页
   ·茶用菊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第43-44页
   ·茶用菊叶片SOD含量的变化第44-45页
   ·茶用菊叶片MDA含量的变化第45-46页
 4 小结与讨论第46-48页
第五章 结论、创新点及进一步研究展望第48-52页
 1 结论第48-50页
   ·茶用菊的高温半致死温度与耐热性第48页
   ·茶用菊耐热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体的离体筛选第48-50页
   ·耐热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体的初步鉴定第50页
 2 创新点第50-51页
 3 研究展望第51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60页
致谢第60页

论文共6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微波预处理对甜玉米自发气调保鲜的影响
下一篇:甘蓝型油菜花叶性状的遗传及基因定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