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23页 |
·标准物质有关的常用术语及定义 | 第8-10页 |
·标准物质/标准样品 reference material(RM) | 第8页 |
·一级标准物质 primary reference material | 第8-9页 |
·二级标准物质 secondary reference material | 第9页 |
·有证标准物质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(CRM) | 第9页 |
·溯源性 traceability | 第9页 |
·认定值/标准值 certified value | 第9页 |
·参考值 uncertified value | 第9页 |
·特性值 property value | 第9页 |
·均匀性 homogeneity | 第9-10页 |
·稳定性 stability | 第10页 |
·有效期 shelf life | 第10页 |
·标准物质的起源 | 第10-11页 |
·标准物质的作用 | 第11-12页 |
·国外标准物质的研制概况 | 第12-14页 |
·我国标准物质研制的概况 | 第14-16页 |
·我国标准物质研制的总概况 | 第14页 |
·贵金属地质标准物质的概况 | 第14-15页 |
·贵金属合金标准物质的概况 | 第15页 |
·贵金属纯度分析光谱标准物质的概况 | 第15-16页 |
·标准物质研制的流程 | 第16-20页 |
·标准物质的成分设计 | 第17页 |
·标准物质的制备工艺研究 | 第17页 |
·标准物质的均匀性检验 | 第17-18页 |
·标准物质的稳定性检验 | 第18页 |
·标准物质的定值方法 | 第18-19页 |
·标准物质的溯源性 | 第19-20页 |
·论文选题背景、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0-23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20页 |
·目的意义 | 第20-21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汽车催化剂分析用标准物质的研制报告 | 第23-50页 |
·标准物质的成分设计 | 第23-26页 |
·标准物质的制备 | 第26页 |
·标准物质的均匀性检验 | 第26-28页 |
·仪器及其工作条件 | 第26-27页 |
·均匀性初检情况 | 第27-28页 |
·均匀性终检情况 | 第28页 |
·标准物质的稳定性检验 | 第28-31页 |
·仪器及其工作条件 | 第28-29页 |
·稳定性检验 | 第29-30页 |
·结论 | 第30-31页 |
·标准物质的定值分析 | 第31-48页 |
·定值分析方法选取及定值实验室选取 | 第31-32页 |
·定值数据汇总 | 第32-36页 |
·离群值检验 | 第36-41页 |
·正态性检验 | 第41-43页 |
·等精度检验 | 第43-44页 |
·标准值的确定 | 第44-46页 |
·不确定度的评估 | 第46-47页 |
·结果表达 | 第47-48页 |
·量值溯源性讨论 | 第48-50页 |
·使用的标准溶液溯源 | 第48页 |
·使用的仪器设备溯源 | 第48页 |
·用于验证方法和设备的标准样品的溯源 | 第48-49页 |
·试验所使用的玻璃量器的溯源 | 第49-50页 |
第三章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| 第50-52页 |
·结论 | 第50页 |
·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研制工作的建议 | 第50-52页 |
附录 | 第52-86页 |
附录 A 均匀性初检数据 | 第52-58页 |
A.1 粒度分析 | 第52-55页 |
A.2 X 射线荧光光谱法 | 第55-58页 |
附录 B 均匀性确认数据 | 第58-61页 |
附录 C 稳定性检验数据 | 第61-65页 |
C.1 两个平均值之间的一致性 | 第61-64页 |
C.2 一系列测量的平均值与标准值/参考值的比较 | 第64-65页 |
附录 D 离群值检验汇总结果 | 第65-68页 |
附录 E 数据统计处理汇总 | 第68-74页 |
附录 F 定值方法 | 第74-81页 |
F.1 Te 共沉淀-ICP-AES 法(专利方法,略) | 第74页 |
F.2 贵金属催化剂化学分析方法汽车催化剂净化催化剂中铂、钯、铑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(GB/T23277-2009) | 第74-79页 |
F.3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| 第79-81页 |
附录 G 随机数表及相关临界值表 | 第81-85页 |
附录 H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85-8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6-91页 |
致谢 | 第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