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§1-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§1-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§1-3 研究方法与实施方案 | 第12-13页 |
§1-4 研究内容与框架 | 第13-16页 |
1-4-1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-4-2 研究框架 | 第14-16页 |
§1-5 本章小结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| 第17-36页 |
§2-1 竞合基本理论 | 第17-22页 |
2-1-1 竞合理论的形成 | 第17-19页 |
2-1-2 竞合理论的核心逻辑分析 | 第19页 |
2-1-3 国外竞合理论研究现状 | 第19-20页 |
2-1-4 国内竞合理论研究现状 | 第20-22页 |
§2-2 博弈论及应用研究 | 第22-35页 |
2-2-1 博弈理论发展概述 | 第22-25页 |
2-2-2 博弈的基本要素和分类 | 第25-26页 |
2-2-3 几类经典的博弈分析 | 第26-28页 |
2-2-4 寡头垄断市场及博弈模型 | 第28-33页 |
2-2-5 企业竞合博弈研究 | 第33-34页 |
2-2-6 博弈论在电信市场中的应用研究 | 第34-35页 |
§2-3 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三章 我国电信行业发展分析 | 第36-63页 |
§3-1 我国电信行业发展历程 | 第36-38页 |
§3-2 我国电信行业竞争现状 | 第38-46页 |
3-2-1 现有竞争者 | 第39-40页 |
3-2-2 购买者 | 第40-41页 |
3-2-3 潜在进入者 | 第41-42页 |
3-2-4 供应商 | 第42-43页 |
3-2-5 替代方 | 第43-45页 |
3-2-6 协作者 | 第45-46页 |
§3-3 电信市场宏观环境分析 | 第46-52页 |
3-3-1 政治环境 | 第47-48页 |
3-3-2 经济环境 | 第48-49页 |
3-3-3 社会环境 | 第49-50页 |
3-3-4 技术环境 | 第50-52页 |
§3-4 三家运营商竞争情况 | 第52-60页 |
3-4-1 三家运营商基本现状 | 第52-54页 |
3-4-2 三家电信运营商价格战 | 第54-60页 |
§3-5 电信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| 第60-62页 |
§3-6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四章 电信运营商竞合博弈模型构建 | 第63-85页 |
§4-1 电信运营商产量竞合博弈模型构建 | 第63-72页 |
4-1-1 移动通信市场寡头竞争模型 | 第63-65页 |
4-1-2 Stackelberg 产量博弈 | 第65-70页 |
4-1-3 移动互联网时代多方博弈分析 | 第70-71页 |
4-1-4 小结 | 第71-72页 |
§4-2 电信运营商价格竞合博弈模型构建 | 第72-79页 |
4-2-1 Bertand 价格博弈 | 第72-76页 |
4-2-2 运营商共谋博弈 | 第76-78页 |
4-2-3 小结 | 第78-79页 |
§4-3 电信运营商差异化博弈模型构建 | 第79-85页 |
4-3-1 Hotelling 模型修正 | 第79-80页 |
4-3-2 Hotelling 差异化博弈分析 | 第80-82页 |
4-3-3 移动互联网时代多方差异化博弈分析 | 第82-84页 |
4-3-4 小结 | 第84-85页 |
第五章 我国电信运营商竞合必要性分析 | 第85-91页 |
§5-1 电信行业内部层面 | 第86-87页 |
5-1-1 破解“零和博弈”困局 | 第86页 |
5-1-2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| 第86-87页 |
5-1-3 提高网络效率 | 第87页 |
§5-2 电信行业外部层面 | 第87-89页 |
5-2-1 信息技术发展 | 第87-88页 |
5-2-2 消费者需求满足和福利提升 | 第88页 |
5-2-3 民营资本和外资企业的进入 | 第88页 |
5-2-4 政府行业监管 | 第88-89页 |
§5-3 运营商不合作因素分析 | 第89-90页 |
§5-4 本章小结 | 第90-91页 |
第六章 政府管制对电信运营商竞合关系的影响 | 第91-105页 |
§6-1 电信管制的基本情况 | 第91-96页 |
6-1-1 电信管制的主要内容 | 第91-93页 |
6-1-2 市场失灵与管制 | 第93-95页 |
6-1-3 我国电信管制面临的问题 | 第95-96页 |
§6-2 政府管制对电信运营商竞合关系的影响 | 第96-104页 |
6-2-1 共建共享博弈分析 | 第97-99页 |
6-2-2 互联互通博弈分析 | 第99-104页 |
§6-3 本章小结 | 第104-105页 |
第七章 电信运营商竞合策略选择 | 第105-122页 |
§7-1 监管政策的改革与创新 | 第105-107页 |
7-1-1 电信行业法律法规的完善 | 第105-106页 |
7-1-2 电信行业产权体制改革 | 第106页 |
7-1-3 电信行业管制政策转变 | 第106-107页 |
7-1-4 电信行业管制模式创新 | 第107页 |
§7-2 电信运营商竞合策略总体定位 | 第107-111页 |
7-2-1 竞合模式的选择 | 第107-109页 |
7-2-2 电信运营商间的竞合定位 | 第109-110页 |
7-2-3 电信运营商与产业价值链其他环节的竞合定位 | 第110-111页 |
§7-3 电信行业内外竞合策略选择 | 第111-121页 |
7-3-1 策略选择性竞合 | 第111-113页 |
7-3-2 实施差异化策略 | 第113-115页 |
7-3-3 发展智能化管道 | 第115-117页 |
7-3-4 创新商业模式 | 第117-120页 |
7-3-5 产业上的联盟 | 第120-121页 |
§7-4 本章小结 | 第121-122页 |
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22-125页 |
§8-1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| 第122-124页 |
8-1-1 主要结论 | 第122-123页 |
8-1-2 创新点和不足 | 第123-124页 |
§8-2 未来研究方向 | 第124-12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5-134页 |
附录A | 第134-136页 |
致谢 | 第136-13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| 第13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