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3页 |
§1-1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§1-2 SR 电机间接位置检测技术综述 | 第11-19页 |
1-2-1 自感检测法 | 第11-16页 |
1-2-2 互感检测法 | 第16-17页 |
1-2-3 附加元件法 | 第17-18页 |
1-2-4 人工智能法 | 第18-19页 |
§1-3 SR 电机的互感特性研究现状 | 第19-21页 |
§1-4 本文的研究内容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SR 电机有限元分析及其互感特性研究 | 第23-39页 |
§2-1 引言 | 第23页 |
§2-2 SR 电机的有限元分析 | 第23-26页 |
2-2-1 SR 电机的有限元模型 | 第23-24页 |
2-2-2 SR 电机的自感特性 | 第24-26页 |
§2-3 SR 电机的互感研究 | 第26-31页 |
2-3-1 单相励磁模式下 SR 电机的相间互感特性分析 | 第26-28页 |
2-3-2 双相励磁模式下 SR 电机的相间互感特性分析 | 第28-31页 |
§2-4 SR 电机相间互感的实验研究 | 第31-34页 |
2-4-1 实验方法 | 第31-32页 |
2-4-2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32-34页 |
§2-5 SR 电机相间互感电动势与转子位置的特性研究 | 第34-38页 |
2-5-1 互感电动势与转子位置的数学关系 | 第34-35页 |
2-5-2 四相 8/6 极 SR 电机的换相分析 | 第35-36页 |
2-5-3 SR 电机换相位置的互感电动势特性分析 | 第36-38页 |
§2-6 结论 | 第38-39页 |
第三章 基于脉冲注入法的 SR 电机初始位置检测研究 | 第39-52页 |
§3-1 引言 | 第39页 |
§3-2 基于变压器等效的 SR 电机相间互感研究 | 第39-46页 |
3-2-1 基于脉冲注入法的互感电动势分析 | 第39-41页 |
3-2-2 小脉冲注入法的有限元仿真分析 | 第41-43页 |
3-2-3 小脉冲注入法的实验研究 | 第43-46页 |
§3-3 转子初始位置的检测电路设计及实验 | 第46-50页 |
§3-4 结论 | 第50-52页 |
第四章 基于非励磁相互感电动势研究的间接位置检测方法 | 第52-71页 |
§4-1 引言 | 第52页 |
§4-2 SR 电机控制方式和功率拓扑结构分析 | 第52-56页 |
4-2-1 SR 电机的控制方式 | 第52-54页 |
4-2-2 SR 电机功率拓扑结构 | 第54-56页 |
§4-3 电压斩波控制的 H 桥功率电路特性分析 | 第56-59页 |
§4-4 H 桥型功率结构下互感电动势特性分析 | 第59-62页 |
§4-5 基于 RLC 等效电路的互感电动势实验研究 | 第62-70页 |
4-5-1 起动时互感电动势分析 | 第62-64页 |
4-5-2 SR 电机运行时互感电动势分析 | 第64-67页 |
4-5-3 利用互感电动势的间接位置检测方法研究 | 第67-70页 |
§4-6 结论 | 第70-71页 |
第五章 基于模糊推理的转子位置间接检测方法研究 | 第71-83页 |
§5-1 引言 | 第71-72页 |
§5-2 模糊推理方法 | 第72-75页 |
5-2-1 模糊算法 | 第72页 |
5-2-2 转子位置的模糊推理方法 | 第72-75页 |
§5-3 基于进化算法的模糊系统建模 | 第75-79页 |
5-3-1 遗传算法 | 第75-77页 |
5-3-2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系统建模 | 第77-79页 |
§5-4 基于模糊推理法的间接位置检测实验研究 | 第79-81页 |
§5-5 结论 | 第81-83页 |
第六章 SR 电机运动控制系统建模仿真及硬件设计 | 第83-97页 |
§6-1 引言 | 第83页 |
§6-2 SR 电机运动控制系统模型的建立 | 第83-87页 |
6-2-1 SR 电机非线性模型 | 第83-85页 |
6-2-2 SR 电机速度及电流控制模型 | 第85-86页 |
6-2-3 SR 位置传感器模型 | 第86-87页 |
§6-3 SR 电机运动控制系统仿真 | 第87-89页 |
§6-4 SR 电机运动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| 第89-93页 |
6-4-1 控制电路设计 | 第90-92页 |
6-4-2 间接位置检测模块设计 | 第92页 |
6-4-3 功率电路设计 | 第92-93页 |
§6-5 系统软件设计 | 第93-95页 |
§6-6 结论 | 第95-97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97-100页 |
§7-1 论文总结和创新点 | 第97-99页 |
§7-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| 第99-10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0-105页 |
致谢 | 第105-106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| 第106-108页 |
附录 1 | 第108-10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