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1-26页 |
1.1 多肽合成简史 | 第11页 |
1.2 多肽合成基本方法 | 第11-13页 |
1.2.1 液相合成 | 第11页 |
1.2.2 固相合成 | 第11-13页 |
1.3 多肽固相合成原理 | 第13-17页 |
1.3.1 肽键的形成 | 第13-14页 |
1.3.2 缩合过程的监测 | 第14页 |
1.3.3 肽链的切割 | 第14-15页 |
1.3.4 二硫键的形成 | 第15-17页 |
1.4 多肽的组合化学合成 | 第17-21页 |
1.4.1 肽库简介 | 第17页 |
1.4.2 肽库的应用 | 第17-18页 |
1.4.3 肽库合成方法 | 第18-20页 |
1.4.4 D型氨基酸取代 | 第20-21页 |
1.5 多肽的微波辅助合成 | 第21-24页 |
1.5.1 微波特性及其应用 | 第21页 |
1.5.2 微波加热原理 | 第21-22页 |
1.5.3 微波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| 第22-23页 |
1.5.4 微波合成技术 | 第23-24页 |
1.7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24-26页 |
1.7.1 研究目的 | 第24页 |
1.7.2 研究意义 | 第24-26页 |
第二章 茶袋法固相合成胸腺五肽肽库 | 第26-36页 |
2.1 前言 | 第26-27页 |
2.2 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27-28页 |
2.2.1 实验仪器 | 第27页 |
2.2.2 实验材料 | 第27-28页 |
2.3 实验方法 | 第28-31页 |
2.3.1 茶袋法合成策略 | 第28页 |
2.3.2 树脂的活化 | 第28页 |
2.3.3 Fmoc-L-Tyr(tBu)-Wang-resin、Fmoc-D-Tyr(tBu)-Wang-resin的合成 | 第28-29页 |
2.3.4 Fmoc保护基团的脱除 | 第29页 |
2.3.5 肽键的形成及肽链的延长 | 第29-30页 |
2.3.6 肽从树脂上的切割 | 第30页 |
2.3.7 粗肽的分离纯化 | 第30页 |
2.3.8 分析与鉴定 | 第30页 |
2.3.9 免疫活性的测定 | 第30-31页 |
2.4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31-35页 |
2.4.1 胸腺五肽肽库的合成 | 第31页 |
2.4.2 胸腺五肽肽库的纯化 | 第31页 |
2.4.3 胸腺五肽肽库的分析 | 第31-34页 |
2.4.4 免疫活性的测定 | 第34-35页 |
2.5 结论 | 第35-36页 |
第三章 伐普肽的微波辅助合成及其工艺优化 | 第36-70页 |
3.1 前言 | 第36-37页 |
3.2 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37-38页 |
3.2.1 实验仪器 | 第37页 |
3.2.2 实验材料 | 第37-38页 |
3.3 实验方法 | 第38-41页 |
3.3.1 树脂预处理 | 第38页 |
3.3.2 氨基酸的活化 | 第38页 |
3.3.3 微波辅助肽键形成 | 第38页 |
3.3.4 缩合效率的测定 | 第38-39页 |
3.3.5 洗涤次数的确定 | 第39页 |
3.3.6 脱保护条件的确定 | 第39页 |
3.3.7 伐普肽的切割 | 第39-40页 |
3.3.8 二硫键的形成 | 第40-41页 |
3.3.9 伐普肽的分析及鉴定 | 第41页 |
3.4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41-69页 |
3.4.1 紫外分光值与Fmoc浓度标准曲线的测定 | 第41-42页 |
3.4.2 氨基酸的活化 | 第42-46页 |
3.4.3 微波辅助肽键形成 | 第46-57页 |
3.4.4 洗涤次数的确定 | 第57-58页 |
3.4.5 脱保护条件的确定 | 第58-62页 |
3.4.6 切割方法的确定 | 第62-64页 |
3.4.7 二硫键形成方法的确定 | 第64-65页 |
3.4.8 伐普肽的分析与鉴定 | 第65-69页 |
3.5 结论 | 第69-70页 |
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0-72页 |
4.1 结论 | 第70页 |
4.2 展望 | 第70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7页 |
附录一 | 第77-78页 |
附录二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