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4页 |
缩略语表 | 第14-16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6-43页 |
1 淡水鱼类细胞培养及其应用 | 第16-21页 |
·鱼类细胞的培养 | 第16-18页 |
·培养方法 | 第16-17页 |
·鱼类细胞培养现状 | 第17-18页 |
·鱼类细胞系的主要应用 | 第18-20页 |
·鱼类病毒学的研究 | 第18-19页 |
·鱼类毒理学的研究 | 第19页 |
·鱼类细胞疫苗的制备 | 第19-20页 |
·鱼类免疫学的研究 | 第20页 |
·鱼类肿瘤研究 | 第20页 |
·小结 | 第20-21页 |
2 斑点叉尾鮰病毒病研究进展 | 第21-27页 |
·CCVD的症状与流行病学 | 第21-23页 |
·CCV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| 第23-24页 |
·CCV的分离与检测方法 | 第24-27页 |
·电镜技术 | 第24页 |
·细胞培养技术 | 第24-25页 |
·免疫学检测技术 | 第25-26页 |
·分子生物学技术 | 第26-27页 |
3 水生呼肠孤病毒研究进展 | 第27-34页 |
·前言 | 第27页 |
·分类学 | 第27-29页 |
·化特性 | 第29-30页 |
·形态结构 | 第30-31页 |
·水生动物呼肠孤病毒基因组及其编码的蛋白 | 第31-32页 |
·基因组转录与翻译 | 第32页 |
·病毒复制与细胞培养特性 | 第32-33页 |
·致病机制以及引起的组织病理学变化 | 第33页 |
·小结 | 第33-34页 |
4 水产疫苗研究进展 | 第34-36页 |
·前言 | 第34页 |
·疫苗发展历程 | 第34-36页 |
·灭活疫苗 | 第35页 |
·减毒疫苗 | 第35-36页 |
·核酸疫苗 | 第36页 |
·单位和基因工程疫苗 | 第36页 |
5 斑点叉尾鮰疫苗研究进展 | 第36-42页 |
·灭活疫苗与亚单位疫苗 | 第38-39页 |
·灭活疫苗 | 第38页 |
·单位疫苗 | 第38-39页 |
·减毒活疫苗 | 第39-40页 |
·DNA疫苗 | 第40-42页 |
6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| 第42-43页 |
第二章 斑点叉尾鮰肾脏组织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| 第43-57页 |
1 前言 | 第43-44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44-48页 |
·材料 | 第44-45页 |
·实验鱼 | 第44页 |
·试剂 | 第44页 |
·耗料与器皿 | 第44-45页 |
·仪器设备 | 第45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5-48页 |
·原代培养 | 第45页 |
·传代培养 | 第45-46页 |
·细胞最佳培养条件 | 第46页 |
·细胞冻存与复苏后 | 第46-47页 |
·细胞集落形成效率 | 第47页 |
·染色体分析 | 第47-48页 |
·28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和比对分析 | 第48页 |
3 结果 | 第48-55页 |
·原代细胞培养 | 第48-49页 |
·传代细胞培养 | 第49-50页 |
·最佳培养条件 | 第50-52页 |
·最佳培养基 | 第50页 |
·最适培养温度 | 第50-51页 |
·最适血清浓度 | 第51-52页 |
·冷冻保存与复苏 | 第52页 |
·细胞集落形成效率 | 第52-53页 |
·染色体数目 | 第53-54页 |
·2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与比对 | 第54-55页 |
4 讨论 | 第55-57页 |
第三章 斑点叉尾鮰出血病的病原分离与鉴定 | 第57-69页 |
1 前言 | 第57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57-61页 |
·材料 | 第57-59页 |
·实验鱼 | 第57-58页 |
·细胞系 | 第58页 |
·试剂与耗材 | 第58页 |
·仪器设备 | 第58-59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59-61页 |
·病鱼寄生虫检查与细菌分离 | 第59页 |
·病鱼组织匀浆液的制备 | 第59页 |
·细胞培养与病毒分离 | 第59-60页 |
·超薄切片电镜观察 | 第60页 |
·病毒基因组分析 | 第60-61页 |
·人工感染试验 | 第61页 |
3 结果 | 第61-67页 |
·病鱼症状 | 第61页 |
·寄生虫检查与细菌分离 | 第61-62页 |
·病毒培养与分离 | 第62-64页 |
·电镜观察 | 第64-65页 |
·病毒基因组分析 | 第65-66页 |
·病毒核酸SDS-PAGE分析 | 第65页 |
·病毒核酸类型鉴定 | 第65-66页 |
·人工感染试验 | 第66-67页 |
4 讨论 | 第67-69页 |
第四章 斑点叉尾蛔呼肠孤病毒理化特性与基因组分析 | 第69-77页 |
1 前言 | 第69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69-72页 |
·材料 | 第69-70页 |
·细胞系与病毒 | 第69页 |
·试剂与耗材 | 第69-70页 |
·仪器设备 | 第70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70-72页 |
·细胞培养与病毒培养 | 第70页 |
·病毒理化特性 | 第70-71页 |
·病毒基因组RNA提取 | 第71页 |
·病毒基因组S1~S5节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| 第71-72页 |
3 结果 | 第72-75页 |
·病毒的理化特性 | 第72-73页 |
·病毒基因组S组基因序列分析 | 第73-75页 |
4 讨论 | 第75-77页 |
第五章 斑点叉尾鮰出血病细胞培养灭活疫苗研究 | 第77-85页 |
1 前言 | 第77页 |
2 材料和方法 | 第77-81页 |
·材料 | 第77-78页 |
·细胞系与病毒 | 第77页 |
·试剂与耗材 | 第77-78页 |
·仪器设备 | 第7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78-81页 |
·CCK细胞培养 | 第78页 |
·CCRV-730病毒制备 | 第78页 |
·病毒滴度测定 | 第78-79页 |
·CCRV-730病毒的最佳灭活方法 | 第79页 |
·灭活疫苗的安全性检验 | 第79-80页 |
·灭活疫苗的效果评估 | 第80-81页 |
3 结果 | 第81-83页 |
·最佳灭活方法 | 第81-82页 |
·最佳灭活剂量 | 第81页 |
·最佳灭活时间 | 第81-82页 |
·疫苗的安全性检验 | 第82-83页 |
·疫苗效果评估 | 第83页 |
·最佳免疫剂量 | 第83页 |
·池塘养殖免疫保护实验 | 第83页 |
4 讨论 | 第83-85页 |
主要研究结果 | 第85-8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7-97页 |
附录 | 第97-106页 |
1 CCRV-730 S组(S7-S11)基因序列 | 第97-100页 |
2 CCRV-730 S组基因与其他水生呼肠孤病毒的比对图 | 第100-104页 |
3 CCRV-730 S组基因进化树 | 第104-106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| 第106页 |
在读期间申请的专利 | 第106-107页 |
致谢 | 第107-10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