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0-23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发展现状 | 第11-20页 |
·基于灰度特征的图像配准 | 第11-14页 |
·基于变换域特征的图像配准 | 第14-16页 |
·基于特征点的图像配准 | 第16-18页 |
·基于混合特征的图像配准 | 第18-19页 |
·现阶段算法存在问题分析 | 第19-20页 |
·本文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| 第20-23页 |
·主要工作内容 | 第20-21页 |
·本文创新点 | 第21-22页 |
·本文组织结构 | 第22-23页 |
第2章 基于稀疏表示的图像特征提取 | 第23-55页 |
·基于稀疏表示的图像特征提取算法 | 第23-24页 |
·典型特征点检测 | 第24-31页 |
·Harris角点 | 第25-26页 |
·SIFT点 | 第26-28页 |
·SURF点 | 第28-31页 |
·特征字典构建 | 第31-36页 |
·字典训练模型概述 | 第31-32页 |
·基于特征点邻域差分信息的字典构建 | 第32-35页 |
·基于特征点方向描述子的字典构建 | 第35-36页 |
·稀疏域特征提取 | 第36-39页 |
·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39-53页 |
·典型特征点鲁棒性分析实验 | 第39-49页 |
·基于特征点邻域差分信息的稀疏表示系数分布 | 第49-51页 |
·基于特征点描述子的稀疏表示系数分布 | 第51-5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3-55页 |
第3章 基于稀疏表示的图像配准 | 第55-84页 |
·基于稀疏表示的图像配准算法 | 第55-57页 |
·稀疏特征提取 | 第57页 |
·特征匹配 | 第57-63页 |
·稀疏性匹配 | 第58-60页 |
·唯一性匹配 | 第60-63页 |
·RANSAC去除误匹配 | 第63-65页 |
·变换矩阵计算 | 第65-68页 |
·投影变换模型简述 | 第65-67页 |
·求解变换模型系数 | 第67-68页 |
·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68-83页 |
·基于稀疏表示的图像配准误差分析 | 第69-81页 |
·基于稀疏表示的全景图拼接性能分析 | 第81-8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3-84页 |
第4章 镶嵌式序列图像配准策略研究与仿真测试系统设计 | 第84-102页 |
·镶嵌式序列图像配准策略基本模型 | 第84-91页 |
·序列图像配准策略模型 | 第84-88页 |
·镶嵌式序列图像配准 | 第88-91页 |
·连续全景图帧间变换模型选取 | 第91-94页 |
·平面标准坐标系变换模型 | 第91-92页 |
·柱面标准坐标系变换模型 | 第92-93页 |
·球面标准坐标系变换模型 | 第93-94页 |
·连续全景图帧间变换矩阵计算 | 第94页 |
·图像块变换与镶嵌 | 第94-95页 |
·基于稀疏表示的序列图像配准算法验证软件设计 | 第95-97页 |
·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97-101页 |
·系统功能模块实验 | 第97-100页 |
·系统整体实验 | 第100-10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1-102页 |
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02-104页 |
·本文主要工作总结 | 第102-103页 |
·未来工作展望 | 第103-10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4-109页 |
致谢 | 第109-110页 |
研究生履历 | 第11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