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2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9页 |
| ·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2页 |
| ·研究意义与创新 | 第12-13页 |
| ·问题的提出 | 第13-14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| ·文献分析法 | 第14页 |
| ·深度访谈法 | 第14-15页 |
| ·问卷调查法 | 第15页 |
| ·数理统计分析法 | 第15页 |
| ·研究内容与框架 | 第15-16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| ·研究框架 | 第16页 |
| ·研究案例概况 | 第16-19页 |
|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| 第19-27页 |
| ·民俗节庆基本概念及其研究概况 | 第19-20页 |
| ·民俗节庆的概念界定 | 第19页 |
| ·国内外民俗节庆的研究概况 | 第19-20页 |
| ·参与约束的理论基础及其研究综述 | 第20-26页 |
| ·参与约束的基本概念 | 第20-21页 |
| ·国外参与约束分类体系研究 | 第21-22页 |
| ·国外参与约束理论模型研究 | 第22-23页 |
| ·国外参与约束理论的应用与实证研究 | 第23-25页 |
| ·国内参与约束的研究概况 | 第25-2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| 第三章 研究设计 | 第27-40页 |
| ·深度访谈 | 第27-30页 |
| ·访谈设计 | 第27页 |
| ·访谈对象与方式 | 第27-28页 |
| ·访谈结果分析 | 第28-30页 |
| ·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| 第30-35页 |
| ·模型变量释义 | 第30-32页 |
| ·研究模型与假设 | 第32-35页 |
| ·调查问卷设计 | 第35-38页 |
| ·测量量表设计 | 第35-37页 |
| ·正式问卷设计 | 第37-38页 |
| ·问卷调查实施 | 第38-3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| 第四章 数据分析 | 第40-71页 |
| ·数据分析方法 | 第40页 |
| ·样本描述 | 第40-42页 |
| ·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42-44页 |
| ·因子分析与信度分析 | 第44-54页 |
| ·参与约束量表的因子分析和信度分析 | 第44-47页 |
| ·约束谈判量表的因子分析和信度分析 | 第47-50页 |
| ·参与动机量表的因子分析和信度分析 | 第50-52页 |
| ·满意度及行为意向量表的因子分析和信度分析 | 第52-54页 |
| ·相关分析 | 第54-56页 |
| ·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| 第56-65页 |
| ·模型适配度的评价指标 | 第56-57页 |
| ·参与约束结构模型分析 | 第57-61页 |
| ·参与约束影响模型分析 | 第61-65页 |
| ·方差分析 | 第65-70页 |
| ·性别对参与约束和约束谈判的独立样本 T 检验 | 第66-67页 |
| ·年龄对参与约束和约束谈判的方差分析 | 第67-69页 |
| ·受教育程度、职业及收入对参与约束和约束谈判的方差分析 | 第69-7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| 结论与讨论 | 第71-77页 |
| 1、研究假设检验 | 第71-73页 |
| 2、研究结论 | 第73-74页 |
| 3、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74-7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7-85页 |
| 附录 1 | 第85-86页 |
| 附录 2 | 第86-88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88-89页 |
| 致谢 | 第89-90页 |
| 附件 | 第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