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一、绪论 | 第8-18页 |
(一)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-9页 |
(二) 概念界定 | 第9-12页 |
(三) 研究综述 | 第12-15页 |
(四) 研究内容及框架 | 第15-16页 |
(五)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(六) 论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| 第17-18页 |
二、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相关理论概述 | 第18-26页 |
(一) 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| 第18-19页 |
(二) 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 | 第19-20页 |
(三)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观 | 第20-21页 |
(四)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 | 第21-26页 |
三、安徽省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存在问题的表现 | 第26-44页 |
(一) 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,学习习惯不良 | 第26-28页 |
(二) 师资不足,稳定性差 | 第28-31页 |
(三) 人才培养目标“同质化” | 第31-34页 |
(四) 专业设置克隆母体,缺乏特色 | 第34-37页 |
(五) 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| 第37-39页 |
(六)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,办学条件难以改善 | 第39-44页 |
四、安徽省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44-49页 |
(一) 政策法规不够完善,管理不够规范 | 第44-45页 |
(二) 过度依赖母体,难以真正独立 | 第45-46页 |
(三) 人才培养经费不足,培养质量得不到保证 | 第46-47页 |
(四) 监督与评价系统不够健全 | 第47-48页 |
(五) 缺乏成熟的教育理论指导,办学经验不足 | 第48-49页 |
五、构建安徽省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| 第49-58页 |
(一) 构建安徽省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内部保障体系 | 第49-55页 |
(二) 构建安徽省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外部保障体系 | 第55-58页 |
六、结语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
附录 | 第62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
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