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2页 |
前言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话语权实现的“三个阶段”与“三个层次” | 第13-25页 |
·“话语权”的界定及特征 | 第13-18页 |
·“话语”的界定及演变 | 第13-15页 |
·“话语权”的界定及“话语权”理论的演变 | 第15-18页 |
·话语权的主要特征及话语权实现的“三个阶段” | 第18-21页 |
·话语权的主要特征 | 第18-20页 |
·话语权实现的“三个阶段” | 第20-21页 |
·何为话语权实现的“三个层次”假设? | 第21-25页 |
·话语权实现“三个层次”假设的具体内容 | 第21-22页 |
·话语权实现“三个层次”的内在结构及相互关系 | 第22-24页 |
·话语权提升的主要影响因素 | 第24-25页 |
第二章 微博时代公众话语权的变化及大学生话语权的实现现状 | 第25-34页 |
·微博时代公众话语权的变化 | 第25-30页 |
·沟通渠道的演变伴随的公众话语权的变化 | 第25-29页 |
·关注度及社会公信力影响下公众话语权的变化 | 第29-30页 |
·微博时代大学生的话语权实现现状 | 第30-34页 |
·微博时代大学生话语权实现程度的变化 | 第30-31页 |
·大学生行使话语权的动机研究 | 第31-34页 |
第三章 大学生话语权的实现困境及原因探究 | 第34-44页 |
·大学生话语权的实现困境 | 第34-36页 |
·大学生话语权实现的理论困境 | 第34页 |
·大学生话语权实现的现实困境 | 第34-36页 |
·造成大学生话语权实现困境的原因探究 | 第36-43页 |
·大学生行为特征影响下的话语权实现困境 | 第37-38页 |
·大学生价值观影响下的话语权实现困境 | 第38-40页 |
·大学生心理状态影响下的话语权实现困境 | 第40-43页 |
·大学生话语权失范所带来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第四章 大学生话语权实现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| 第44-58页 |
·重视传播途径的影响,畅通话语表达及利益反馈机制 | 第44-50页 |
·政府及相应机构所采取的措施 | 第44-46页 |
·高校在畅通信息获取及传播途径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| 第46-50页 |
·构建网络民意表达平台,消解娱乐化倾向对大学生的影响 | 第50-54页 |
·强化微博在大学生政治参与及话语表达方面的作用 | 第50-53页 |
·逐步消解娱乐化倾向对大学生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·增强大学生媒介素养与责任感,提升社会关注度与公信力 | 第54-58页 |
·培养大学生的理性精神,提升明辨是非的判断能力 | 第54-55页 |
·提升大学生的群体媒介素养,增强其网络责任意识 | 第55-56页 |
·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,树立正确价值观 | 第56-58页 |
结语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附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