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1-23页 |
·芽孢杆菌的分类研究进展 | 第11-15页 |
·芽孢杆菌属 | 第11-12页 |
·芽孢杆菌的分类与鉴定 | 第12-13页 |
·枯草芽孢杆菌近缘种的分类研究进展 | 第13-15页 |
·角鲨烯及其代谢途径中相关酶的研究进展 | 第15-23页 |
·角鲨烯的生物学意义及其应用 | 第15-16页 |
·角鲨烯的合成及其代谢途径 | 第16-18页 |
·角鲨烯合酶基因yisP的研究 | 第18-19页 |
·角鲨烯下游环化酶基因sqhC的研究 | 第19-21页 |
·角鲨烯的其它下游环化酶基因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引言 | 第23-27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23-25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25-27页 |
第三章 菌株SWB16的鉴定及其yisP基因的克隆 | 第27-41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27-30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7-28页 |
·菌株的形态与生化鉴定 | 第28页 |
·16S rDNA序列及系统进化分析 | 第28-29页 |
·gyrA序列及系统进化分析 | 第29页 |
·yisP基因克隆 | 第29-30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0-36页 |
·形态与生化特征 | 第30-31页 |
·16S rDNA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树 | 第31-33页 |
·gyrA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树 | 第33-34页 |
·yisP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| 第34-36页 |
·小结与讨论 | 第36-41页 |
·SWB16的分类鉴定结果 | 第36-37页 |
·yisP基因可作为一种新的对近缘种区别的分子标尺 | 第37-39页 |
·yisP基因的克隆证明植物内生菌SWB16存在角鲨烯前体 | 第39-41页 |
第四章 下游环化酶基因sqhC的克隆及缺失突变体的构建 | 第41-55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41-48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41-42页 |
·环化酶基因sqhC的克隆 | 第42页 |
·载体pMD20-T-neo的构建 | 第42-44页 |
·sqhC基因打靶载体的构建 | 第44-47页 |
·SWB16 sqhC基因同源敲除 | 第47-48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8-52页 |
·sqhC基因的克隆 | 第48页 |
·neo基因扩增及pMD20-T-neo阳性克隆的鉴定 | 第48-49页 |
·sqhC基因打靶载体同源臂的克隆及同源臂的获得 | 第49页 |
·pDM20-T-neo大、小片段的获得 | 第49-50页 |
·sqhC基因打靶载体的验证 | 第50-51页 |
·sqhC同源敲除菌的筛选与验证 | 第51-52页 |
·小结与讨论 | 第52-55页 |
·下游环化酶基因sqhC缺失突变体的构建 | 第52-53页 |
·突变株应用于发酵及产物检测 | 第53-55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| 第55-57页 |
·yisP基因可以作为区别枯草芽孢杆菌近缘种的分类指标 | 第55页 |
·yisP基因的克隆证明植物内生菌SWB16存在角鲨烯的代谢途径 | 第55-56页 |
·sqhC基因缺失菌株的构建和应用价值的评估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9页 |
发表论文及参研课题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