倏逝场作用下的光学微纳结构特性及生物成像应用
致谢 | 第1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目录 | 第8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6页 |
·生物光子学中的纳米光子学 | 第9-11页 |
·光生物成像技术 | 第11-12页 |
·纳米材料的生物光子学应用 | 第12-14页 |
·论文的结构安排和创新性 | 第14-16页 |
2 三种新型纳米颗粒的发光特性研究 | 第16-32页 |
·纳米金结构的特性研究 | 第16-24页 |
·从表面等离子共振到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 | 第16-20页 |
·纳米颗粒的散射模型 | 第20-22页 |
·纳米金棒的特性 | 第22-24页 |
·上转换发光纳米颗粒的特性研究 | 第24-30页 |
·上转换过程及发光机制 | 第24-27页 |
·上转换发光纳米颗粒的特性 | 第27-30页 |
·聚集诱导发光纳米材料 | 第30-32页 |
3 纳米颗粒的光学成像和光谱探测方法及应用 | 第32-62页 |
·三维成像分辨率的提高 | 第32-42页 |
·基于微球透镜的显微成像横向分辨率提升 | 第33-40页 |
·基于全内反射显微的成像纵向分辨率的提升 | 第40-42页 |
·各种类型的光谱探测方法 | 第42-44页 |
·纳米金棒的散射成像和散射光谱及生物应用 | 第44-54页 |
·暗场激发和倏逝场激发 | 第44-49页 |
·倏逝场下纳米金棒细胞内吞研究 | 第49-54页 |
·上转换纳米材料的多光子成像和相关光谱 | 第54-58页 |
·倏逝场下的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多光子激发 | 第54-56页 |
·基于上转换纳米颗粒的相关光谱和单颗粒示踪技术 | 第56-58页 |
·利用聚集诱导发光纳米颗粒监测细胞内吞 | 第58-62页 |
4 总结与展望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6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6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6页 |
硕士在读期间已发表论文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