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35页 |
·天然产物研究的意义及现状 | 第14-15页 |
·天然活性成分分离制备的难点及分离纯化技术的简述 | 第15-20页 |
·天然产物分离制备的难点 | 第17-18页 |
·天然产物分离纯化技术 | 第18-19页 |
·难分离物质的纯化策略 | 第19-20页 |
·层析法分离天然产物及液固层析理论进展 | 第20-25页 |
·层析的分类及应用 | 第21-23页 |
·液-固层析模拟基础理论 | 第23-25页 |
·灵芝概述及其三萜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| 第25-33页 |
·灵芝概述 | 第25-26页 |
·灵芝三萜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,谱学特征及药理活性 | 第26-30页 |
·灵芝三萜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进展 | 第30-32页 |
·灵芝三萜类化合物大规模制备的难点 | 第32-33页 |
·立题目的和意义 | 第33-34页 |
·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34-35页 |
第二章 发酵灵芝菌丝体中灵芝酸的分离、结构鉴定及定量分析 | 第35-67页 |
·前言 | 第35-36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36-44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6-37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37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7-44页 |
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44-66页 |
·灵芝酸单体的分离纯化、结构鉴定及体外抗癌活性 | 第44-55页 |
·灵芝酸稳定性的研究 | 第55-61页 |
·多种灵芝酸同时分析方法的建立 | 第61-66页 |
·小结 | 第66-67页 |
第三章 灵芝酸在大孔吸附树脂上的吸附行为和分离工艺 | 第67-83页 |
·前言 | 第67-68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68-71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68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6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68-71页 |
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71-81页 |
·不同的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和解吸能力的对比 | 第71-72页 |
·吸附动力学 | 第72-74页 |
·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及热力学分析 | 第74-76页 |
·ADS-8树脂对灵芝酸的分离工艺研究 | 第76-80页 |
·放大研究 | 第80-81页 |
·小结 | 第81-83页 |
第四章 同时提取和水解——一种快速制备四种灵芝酸单体的方法开发 | 第83-97页 |
·前言 | 第83-84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84-87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84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84-85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85-87页 |
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87-96页 |
·同时提取与水解生产四种Ⅱ类灵芝酸的策略 | 第87-88页 |
·同时提取和水解过程研究 | 第88-92页 |
·同时提取和水解方法与传统溶剂提取方法的比较 | 第92-94页 |
·同时提取和水解方法对后续纯化的重要性 | 第94-96页 |
·小结 | 第96-97页 |
第五章 低压反相层析纯化灵芝酸T及其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| 第97-116页 |
·前言 | 第97-98页 |
·综合速率模型(General rate model) | 第98-99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99-104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99-100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100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100-104页 |
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104-115页 |
·化学反应组合:酸解-乙酰化-酸解策略制备灵芝酸T粗品 | 第104-106页 |
·低压反相层析纯化灵芝酸T | 第106-108页 |
·灵芝酸T的结构鉴定 | 第108-109页 |
·灵芝酸T低压层析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| 第109-115页 |
·小结 | 第115-116页 |
第六章 结论、创新点和展望 | 第116-119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116-117页 |
·创新点 | 第117页 |
·展望 | 第117-11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9-133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及申请的发明专利 | 第133-135页 |
致谢 | 第135-136页 |
附录 | 第136-1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