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矿床学论文--矿床分类论文--燃料矿床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论文

松辽盆地扶新隆起带黑帝庙油层沉积构成特征与地层圈闭分布预测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1 前言第10-19页
   ·选题目的和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·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1-13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11-12页
     ·技术路线第12-13页
   ·完成主要工作量第13-14页
   ·主要成果与认识第14-16页
   ·创新点第16-19页
2 层序地层学与地层圈闭研究现状第19-44页
   ·高精度层序地层学与地震沉积学研究第19-33页
     ·国外层序地层学发展历程第19-22页
     ·层序地层学的关键界面第22-25页
     ·层序级别的划分第25-27页
     ·地震沉积学技术第27-31页
     ·研究流程及应用第31-33页
   ·高精度层序地层学与地层圈闭分布预测第33-40页
     ·层序地层等时格架下的地层圈闭分布预测第35-38页
     ·地层圈闭成藏规律研究第38-40页
   ·新立、新北地区地层圈闭研究现状第40-42页
 本章小结第42-44页
3 松辽盆地南部区域地质背景第44-51页
   ·区域构造背景第44-45页
   ·地层特征第45-48页
   ·研究区断裂构造特征第48-50页
 本章小结第50-51页
4 层序地层格架与地震沉积学技术分析第51-82页
   ·层序地层格架第51-64页
     ·高精度层序地层学方法的应用第51-52页
     ·嫩江组的主要层序界面特征第52-58页
     ·层序地层格架第58-64页
   ·层序地层分析第64-68页
     ·单井层序划分第64-65页
     ·过井地震剖面层序分析第65-66页
     ·联井层序分析第66-67页
     ·四级层序特征第67-68页
   ·地震沉积学技术分析第68-81页
     ·地层切片技术第69-72页
     ·分频属性解释第72-77页
     ·多属性融合分析第77-79页
     ·属性效果分析第79-81页
 本章小结第81-82页
5 沉积体系与沉积相研究第82-118页
   ·沉积相分析第83-96页
     ·水下分流河道第84-88页
     ·河口坝第88-92页
     ·远沙坝第92页
     ·席状砂第92-94页
     ·前三角洲与分流河道间湾第94-96页
   ·沉积相分布第96-116页
     ·单井沉积相分析第96-99页
     ·地震沉积学分析第99-107页
     ·砂体平面展布第107-112页
     ·沉积相平面分布第112-116页
 本章小结第116-118页
6 叠前反演预测油气区第118-136页
   ·叠前反演的技术思路第118-120页
   ·横波资料拟合与 CRP 道集分析第120-123页
     ·井的横波资料拟合第120-121页
     ·CRP 道集分析第121-123页
   ·AVO 特征分析与叠加剖面分析第123-126页
   ·叠前弹性参数反演第126-130页
   ·含油气有利区平面预测第130-135页
     ·叠前反演不同参数结果第130-132页
     ·有利的含油气区分布第132-135页
 本章小结第135-136页
7 地层圈闭成藏模式与有利勘探评价目标第136-160页
   ·地层圈闭成藏条件第136-140页
     ·烃源岩分布第137-138页
     ·储层条件第138-139页
     ·盖层条件第139-140页
   ·构造断层与油藏关系第140-145页
     ·构造与油气运聚的时空配置关系第140-142页
     ·断层发育期次与油气运聚的关系第142-145页
   ·地层圈闭油藏主控因素第145-149页
   ·黑帝庙油层地层圈闭成藏模式第149-153页
   ·有利评价目标第153-159页
 本章小结第159-160页
8 结论和认识第160-162页
致谢第162-163页
参考文献第163-173页
附录第173页

论文共1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垣扶余油层油气成藏特征
下一篇: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岩性油藏形成条件及勘探技术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