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中国医学论文--中药学论文--中药药理学论文

金银花煮散颗粒的药学研究

摘要第1-9页
abstract第9-11页
1 引言第11-15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·中药饮片的改善形式之一——中药煮散第11页
     ·中药现代化的代表剂型——中药配方颗粒第11-12页
     ·中药饮片改革的新探索——中药超微饮片第12页
   ·选题依据第12-13页
   ·课题研究思路第13-15页
2 正文第15-66页
 第一部分 金银花煮散颗粒制备工艺的研究第15-30页
  1 试验仪器和材料第15-16页
   ·仪器第15页
   ·试药第15-16页
  2 试验方法和结果第16-29页
   ·饮片的鉴定第16页
   ·金银花煮散颗粒粉末粒度的筛选第16-24页
   ·金银花煮散颗粒制备成型加水量的考察第24页
   ·金银花煮散颗粒干燥时间的考察第24-25页
   ·金银花煮散颗粒吸湿性试验及临界相对湿度(CRH)的考察第25-27页
   ·金银花煮散颗粒流动性的考察第27-28页
   ·金银花煮散颗粒制备工艺验证试验第28-29页
  3 小结第29-30页
 第二部分 金银花煮散颗粒煎煮工艺的研究第30-35页
  1 试验仪器和材料第30页
   ·仪器第30页
   ·试药第30页
  2 试验方法与结果第30-34页
   ·正交设计第30-31页
   ·样品溶液的制备第31页
   ·绿原酸的含量测定第31页
   ·干膏收率的测定第31-32页
   ·正交试验结果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·验证试验第33-34页
  3 小结第34-35页
 第三部分 金银花煮散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第35-46页
  1 试验仪器和材料第35页
   ·仪器第35页
   ·试药第35页
  2 试验方法和结果第35-43页
   ·命名第35-36页
   ·来源第36页
   ·制法第36页
   ·性状第36页
   ·鉴别第36-37页
   ·检查第37-38页
   ·含量测定第38-42页
   ·性味归经第42-43页
   ·功能主治第43页
   ·用法用量第43页
   ·规格第43页
   ·贮藏第43页
  3 金银花煮散颗粒质量标准草案第43-45页
  4 小结第45-46页
 第四部分 金银花煮散颗粒与传统饮片的化学对比研究第46-51页
  1 试验仪器和材料第46页
   ·仪器第46页
   ·试药第46页
  2 试验方法第46-50页
   ·不同时间点煎出溶液中绿原酸含量测定第46-47页
   ·不同时间点干膏收率的测定第47-48页
   ·煎出曲线比较结果分析第48-50页
  3 小结第50-51页
 第五部分 金银花传统饮片-金银花煮散颗粒指纹图谱对比研究第51-62页
  1 仪器、药材与试药第51页
   ·仪器第51页
   ·试药第51页
  2 实验方法与结果第51-53页
   ·金银花传统饮片和金银花煮散颗粒来源第51-52页
   ·金银花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第52页
   ·金银花指纹图谱色谱条件第52-53页
  3 金银花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第53-54页
   ·专属性考察第53-54页
   ·仪器精密度实验第54页
   ·稳定性实验第54页
   ·重复性实验第54页
  4 金银花饮片和金银花煮散颗粒指纹图谱的建立第54-61页
   ·色谱峰的定位和参照物的选择第54页
   ·共有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第54-58页
   ·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计算第58-61页
  5 小结第61-62页
 第六部分 金银花煮散颗粒初步稳定性试验研究第62-66页
  1 试验仪器和材料第62页
   ·仪器第62页
   ·试药第62页
  2 实验方法和结果第62-65页
  3 小结第65-66页
3 结论与讨论第66-69页
   ·结论第66-67页
   ·讨论与展望第67-69页
参考文献第69-72页
致谢第72-73页
综述第73-81页
 参考文献第78-81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、专著及科研成果第81-82页

论文共8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培土生金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营养状态影响的实验研究
下一篇:川牛膝资源调查及品质评价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