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企业经济论文--世界各国企业经济论文--中国论文

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遭遇国家安全审查风险及规避措施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1页
一、引言第11-21页
 (一) 研究背景及其意义第11-14页
  1. 研究背景第11-13页
  2. 研究意义第13-14页
 (二) 文献综述第14-18页
  1. 国外研究综述第14-17页
  2. 国内研究综述第17-18页
 (三) 论文框架及研究方法第18-19页
  1. 论文框架第18-19页
  2. 研究方法第19页
 (四) 论文的创新点第19-21页
二、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概述第21-31页
 (一) 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概念第21-22页
 (二) 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起源、演进与作用第22-28页
  1. 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起源第22-23页
  2. 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演进第23-26页
  3. 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作用第26-28页
 (三) 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风险的性质第28-31页
三、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基本制度及其比较第31-48页
 (一) 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概述第31-43页
  1. 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法律体系第31-34页
  2. 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机构第34-37页
  3. 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程序第37-43页
 (二) 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对比分析第43-46页
  1. 国别间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相似之处第43-44页
  2. 国别间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差异之处第44-46页
 (三) 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基本特点第46-48页
四、中国企业遭遇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概况及风险分析第48-63页
 (一) 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概况与基本特征第48-56页
  1. 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概况第48-53页
  2. 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基本特征第53-56页
 (二) 中国企业遭遇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概况第56-59页
 (三) 中国企业遭遇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风险分析第59-63页
  1. 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目标领域过于敏感是风险的起源第59页
  2. 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信息不对称加大了风险发生的机率第59页
  3. 中国的政治体制和企业的政府背景是频遭风险的主要原因第59-63页
五、中国企业规避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风险的对策第63-69页
 (一) 宏观层面的对策第63-65页
  1. 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第63页
  2. 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第63-64页
  3. 增强与东道国之间协调合作第64页
  4. 建立健全跨国并购的保险体系第64-65页
 (二) 微观层面的对策第65-69页
  1. 风险评估的前置化第65-66页
  2. 并购主体的多元化第66页
  3. 并购手段的多样化第66-68页
  4. 中介机构的系统化第68-69页
六、结束语第69-70页
参考文献第70-74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4-75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基金课题项目第75-76页
致谢第76页

论文共7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生产性服务业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
下一篇:武汉市入境旅游客源市场预测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