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栈设计与实现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9-15页 |
·课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·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 | 第10-12页 |
·ZigBee技术概述 | 第12-13页 |
·ZigBee技术特点 | 第12页 |
·ZigBee协议栈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课题意义 | 第13页 |
·本人工作及论文结构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通信协议栈的总体设计与实现 | 第15-25页 |
·通信协议栈设计的难点 | 第15-18页 |
·协议标准的选择 | 第15-16页 |
·协议栈的可移植性 | 第16页 |
·测试平台的搭建 | 第16-18页 |
·OSAL概述 | 第18-20页 |
·OSAL框架 | 第18-19页 |
·OSAL的运行机制 | 第19-20页 |
·协议栈总体设计 | 第20-22页 |
·协议栈的总体架构 | 第20-21页 |
·服务原语的概念 | 第21-22页 |
·协议栈服务接口的设计与实现机制 | 第22页 |
·协议栈设计的通用数据结构 | 第22-24页 |
·帧缓冲区管理 | 第22-23页 |
·消息及其处理方式 | 第23-2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协议栈MAC层设计与实现 | 第25-42页 |
·IEEE802.15.4标准MAC层概述 | 第25-26页 |
·IEE802.15.4的设备类型及关联过程 | 第25页 |
·MAC层的信道接入机制及数据传输模式 | 第25-26页 |
·MAC层设计的功能 | 第26-31页 |
·MAC层涉及的原语 | 第26-27页 |
·MAC层的命令 | 第27-28页 |
·MAC层的帧类型 | 第28页 |
·MAC层设计的协议控制块 | 第28-30页 |
·MAC层设计的事件及消息类型 | 第30-31页 |
·协议栈MAC层管理服务设计与实现 | 第31-36页 |
·MAC层关联功能设计实现 | 第31-33页 |
·MAC层信道扫描设计实现 | 第33-35页 |
·MAC数据请求功能设计实现 | 第35-36页 |
·协议栈MAC层数据服务设计与实现 | 第36-41页 |
·MAC层的帧接收处理 | 第36-39页 |
·MAC层的帧发送 | 第39-4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四章 协议栈网络层设计与实现 | 第42-64页 |
·ZigBee网络层概述 | 第42-43页 |
·ZigBee网络结构 | 第42-43页 |
·网络地址分配 | 第43页 |
·网络层设计的功能 | 第43-46页 |
·网络层涉及的原语 | 第43-44页 |
·网络层的命令 | 第44-45页 |
·网络层设计的协议控制块 | 第45-46页 |
·网络层设计的事件及消息类型 | 第46页 |
·网络层网络管理设计实现 | 第46-50页 |
·建立网络功能设计实现 | 第47-48页 |
·加入网络功能设计实现 | 第48-49页 |
·离开网络功能设计实现 | 第49-50页 |
·网络层数据服务设计实现 | 第50-54页 |
·网络层数据服务接口设计实现 | 第50-52页 |
·网络层广播服务设计实现 | 第52-54页 |
·网络层路由 | 第54-63页 |
·路由算法的思想 | 第54-56页 |
·路由管理设计的数据结构 | 第56-57页 |
·邻居表更新 | 第57页 |
·路由发现的发起 | 第57-59页 |
·路由发现与建立 | 第59-62页 |
·路由修复机制 | 第62页 |
·路由算法实例 | 第62-6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第五章 协议栈测试 | 第64-82页 |
·测试平台 | 第64-65页 |
·MAC层性能指标测试 | 第65-67页 |
·点对点测试 | 第65-67页 |
·多对一测试 | 第67页 |
·网络层性能测试 | 第67-77页 |
·测试方法 | 第68-69页 |
·不使用MAC层重传测试 | 第69-73页 |
·使用MAC层重传机制的测试 | 第73-74页 |
·不同发射功率的测试 | 第74页 |
·路由生成时间测试 | 第74-75页 |
·测试环境的影响 | 第75-76页 |
·与Z-stack的时延对比 | 第76-77页 |
·应用层设计实现及测试 | 第77-81页 |
·应用层数据服务设计实现 | 第77-78页 |
·自组织网络设计实现 | 第78页 |
·应用开发实例及测试 | 第78-8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1-82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2-83页 |
致谢 | 第83-8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4-86页 |
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