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开发银行反腐败机制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| 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0-16页 |
| ·对国际组织的反腐败法律机制的研究 | 第11-12页 |
| ·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反腐败法律机制的研究 | 第12-16页 |
| ·本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| 第16-18页 |
| 第2章 亚洲开发银行反腐败机制相关理论概述 | 第18-29页 |
| ·亚洲开发银行对腐败的界定 | 第18-19页 |
| ·亚洲开发银行反腐败机制形成的背景 | 第19-21页 |
| ·业务反腐败机制形成的背景 | 第19页 |
| ·反洗钱机制形成的背景 | 第19-21页 |
| ·亚洲开发银行反腐败基本目标 | 第21-23页 |
| ·支持有竞争力的市场及公共管理改革 | 第21-22页 |
| ·支持可行的反腐败活动并提高治理问题对话质量 | 第22-23页 |
| ·确保亚行项目和工作人员遵守最高道德标准 | 第23页 |
| ·亚洲开发银行反腐败制度体系及其法律性质 | 第23-24页 |
| ·亚洲开发银行的反腐败制度体系 | 第23-24页 |
| ·亚洲开发银行反腐败制度的法律性质 | 第24页 |
| ·亚洲开发银行反腐败职能的国际法基础 | 第24-29页 |
| ·亚洲开发银行的国际法主体资格 | 第25-26页 |
| ·相关国际法依据 | 第26-29页 |
| 第3章 亚洲开发银行反腐败实体规范研究 | 第29-39页 |
| ·亚洲开发银行业务反腐败机制 | 第29-34页 |
| ·亚行的业务类型 | 第29-30页 |
| ·贷款规则中的反腐败措施 | 第30-32页 |
| ·采购规则中的反腐败措施 | 第32-34页 |
| ·亚洲开发银行反洗钱机制 | 第34-39页 |
| ·亚洲开发银行反洗钱政策主要内容 | 第34-37页 |
| ·亚行反洗钱机构设置 | 第37-39页 |
| 第4章 亚洲开发银行反腐败程序规范研究 | 第39-45页 |
| ·亚洲开发银行内部报告及调查机制 | 第39-42页 |
| ·内部报告及调查机制的一般性规定 | 第39-41页 |
| ·内部报告及调查机制的程序性指引 | 第41-42页 |
| ·亚洲开发银行反腐败制裁机制 | 第42-45页 |
| ·制裁决策机制 | 第42页 |
| ·制裁措施类型 | 第42-43页 |
| ·制裁期限设置 | 第43-45页 |
| 第5章 亚洲开发银行反腐败机制启示及经验借鉴 | 第45-55页 |
| ·亚洲开发银行反腐败机制给我国的启示 | 第45-48页 |
| ·清晰的反腐败角色定位 | 第45-46页 |
| ·高效的内部报告及调查机制 | 第46-47页 |
| ·严格的贷款及采购项目监控制度 | 第47页 |
| ·有力的制裁机制 | 第47-48页 |
| ·广泛的反洗钱国际合作 | 第48页 |
| ·我国相关领域的反腐败法律机制的完善 | 第48-55页 |
| ·完善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反腐败法律机制 | 第48-51页 |
| ·完善我国政府采购反腐败法律机制 | 第51-55页 |
| 结论 | 第55-5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7-60页 |
| 致谢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