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·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| 第13-16页 |
·主要创新点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文献综述 | 第17-32页 |
·国外相关研究 | 第17-23页 |
·规范研究 | 第17-20页 |
·实证研究 | 第20-23页 |
·国内相关研究 | 第23-29页 |
·规范研究 | 第23-28页 |
·实证研究 | 第28-29页 |
·产权会计观下的公允价值初步研究 | 第29-32页 |
第3章 公允价值的概念界定及相关实践运用 | 第32-51页 |
·公允价值的基本概念 | 第32-35页 |
·公允的定义 | 第32-33页 |
·公允价值的定义 | 第33-35页 |
·公允价值与相关计量属性的概念关系界定 | 第35-39页 |
·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 | 第35-36页 |
·公允价值与现行成本 | 第36页 |
·公允价值与现行市价 | 第36-37页 |
·公允价值与可变现净值 | 第37页 |
·公允价值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| 第37-39页 |
·公允价值会计实务的历史演进 | 第39-44页 |
·公允价值在国际会计准则体系中的沿革 | 第39-42页 |
·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沿革 | 第42-44页 |
·金融危机中的公允价值运用及理性反思 | 第44-50页 |
·金融危机的演变与公允价值的存废之争 | 第45-47页 |
·公允价值引起的会计顺周期效应及金融稳定问题 | 第47-48页 |
·金融危机中对公允价值的理性反思 | 第48-5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4章 产权界定、产权保护与公允价值计量 | 第51-76页 |
·产权会计的基本理论 | 第51-56页 |
·产权与产权理论 | 第51-53页 |
·产权与会计 | 第53-54页 |
·产权会计与公允价值的对接 | 第54-56页 |
·产权界定与公允价值计量 | 第56-65页 |
·产权界定的重要性 | 第56-57页 |
·会计学对产权界定的理解 | 第57-59页 |
·产权界定不合理所导致的“租值消散”问题 | 第59-62页 |
·公允价值计量是解决企业“租值消散”问题的有效手段 | 第62-65页 |
·产权保护与公允价值计量 | 第65-75页 |
·产权保护的重要性 | 第65-66页 |
·会计学对产权保护的基础性作用 | 第66-68页 |
·会计计量属性与企业利益相关者产权保护 | 第68-73页 |
·公允价值的本质特征与产权保护职能的耦合 | 第73-7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5-76页 |
第5章 会计经济后果、资源配置效率与计量属性选择 | 第76-89页 |
·会计信息产权与会计经济后果 | 第76-82页 |
·会计经济后果与会计信息外部性的产生 | 第76-78页 |
·会计信息产权界定与外部性内部化 | 第78-80页 |
·会计信息产权界定边界与产权界定效率 | 第80-82页 |
·产权界定、科斯定理与资源配置效率 | 第82-85页 |
·科斯定理的本质意义 | 第82-84页 |
·产权制度安排与产权界定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| 第84-85页 |
·科斯定理与计量属性的选择 | 第85-88页 |
·科斯定理对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启示 | 第85页 |
·对科斯定理所作推论的证明 | 第85-8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8-89页 |
第6章 公允价值计量的价值相关性检验 | 第89-98页 |
·研究假说 | 第89-91页 |
·研究设计 | 第91-93页 |
·实证模型 | 第91-92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92-93页 |
·实证结果 | 第93-97页 |
·描述性统计 | 第93-94页 |
·实证检验回归结果 | 第94-9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7-98页 |
第7章 结论及展望 | 第98-10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1-107页 |
致谢 | 第107-109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10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