牡丹江市高校女教师健康现状与对策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英文摘要 | 第6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2页 |
·选题依据 | 第10-11页 |
·选题目的与意义 | 第11页 |
·研究的目的 | 第11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11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1-22页 |
·国外高校教师健康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·国内高校教师健康研究现状 | 第13-22页 |
·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健康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·体育锻炼的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5页 |
·教师体育锻炼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·体育锻炼与健康的研究现状 | 第17-19页 |
·现阶段教师健康与体育锻炼的研究现状 | 第19-22页 |
第2章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| 第22-26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22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2-26页 |
·文献资料法 | 第22页 |
·问卷调查法 | 第22-23页 |
·问卷的设计 | 第22-23页 |
·问卷效度检验 | 第23页 |
·问卷信度检验 | 第23页 |
·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| 第23页 |
·访谈法 | 第23页 |
·逻辑分析法 | 第23页 |
·数理统计法 | 第23-26页 |
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| 第26-46页 |
·健康概念的诠释 | 第26-27页 |
·牡丹江市七所高校女教师基本情况 | 第27-29页 |
·牡丹江市七所高校女教师工作情况的调查分析 | 第29-30页 |
·工作量调查研究 | 第29-30页 |
·工作焦虑与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| 第30页 |
·牡丹江市七所高校女教师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| 第30-38页 |
·高校女教师不同年龄的健康状况 | 第30-32页 |
·健康意识的调查研究 | 第32-33页 |
·教师生活规律的调查研究 | 第33页 |
·教师身高、体重、肺活量指标的调查研究 | 第33-36页 |
·教师睡眠、疲劳程度、视听觉状况的调查研究 | 第36-37页 |
·相关疾病状况的调查研究 | 第37-38页 |
·牡丹江市高校女教师参与体育活动状况调查 | 第38-42页 |
·牡丹江市高校女教师体育锻炼概况 | 第38-39页 |
·体育锻炼项目 | 第39-40页 |
·体育锻炼的形式 | 第40页 |
·体育锻炼场所 | 第40-41页 |
·体育锻炼的运动次数、运动时间、运动强度 | 第41-42页 |
·影响牡丹江市高校女教师体育锻炼的因素分析 | 第42页 |
·牡丹江市七所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| 第42-46页 |
·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研究 | 第42-44页 |
·影响心理健康因素分析 | 第44-46页 |
第4章 改善牡丹江市高校女教师健康的对策研究 | 第46-52页 |
·提高健身理念 | 第46-48页 |
·营造健身氛围 | 第46-47页 |
·普及体育健身知识 | 第47页 |
·确立自觉健身意识 | 第47-48页 |
·科学制定干预策略 | 第48-52页 |
·健康的生活方式 | 第48-49页 |
·健康的工作方式 | 第49-50页 |
·适时的心理辅导 | 第50-52页 |
第5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52-54页 |
·结论 | 第52页 |
·建议 | 第52-54页 |
·学校要高度关注女教师的身心健康 | 第52-53页 |
·学校尽量为女教师创造宽松、和谐的成长环境 | 第53页 |
·女教师要学会自我调适工作及家庭压力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6页 |
附录 | 第56-66页 |
附件 1 | 第56-58页 |
附件 2 | 第58-65页 |
附录 3 | 第65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