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独立电源技术(直接发电)论文--蓄电池论文--各种材料蓄电池论文

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1-xCuxPO4结构与性能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9页
第1章 绪论第9-23页
   ·引言第9页
   ·锂离子电池的简述第9-12页
     ·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0-11页
     ·锂离子电池的特点第11页
     ·锂离子电池的主要结构第11-12页
   ·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第12-17页
     ·层状结构的 LiMO2(M=Co, Ni,Mn)第12-14页
     ·尖晶石型的 LiMn2O_4第14-15页
     ·橄榄石型 LiMPO_4(M=Mn,Co,Ni)的研究现状第15页
     ·正交结构 Li_2MSiO_4的研究进展第15-17页
   ·LiFePO_4的研究进展第17-22页
     ·LiFePO_4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第17-18页
     ·LiFePO_4 的制备方法第18-21页
     ·LiFePO_4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第21-22页
   ·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22-23页
第2章 实验内容及方法第23-30页
   ·实验仪器和药品第23-25页
     ·实验仪器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实验药品第24-25页
   ·实验内容和方法第25-30页
     ·样品的制备第25-26页
     ·样品的表征第26-27页
     ·放电比容量的计算第27-28页
     ·电化学性能的测试第28-29页
     ·交流阻抗测试第29-30页
第3章 掺杂原位金属 Cu~(2+)对 LiFePO_4/C 复合材料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30-47页
   ·引言第30页
   ·TG-DTA 分析第30-32页
   ·煅烧时间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32-33页
   ·最优掺杂量的选择第33-35页
   ·XRD 分析第35-37页
   ·SEM 分析第37-39页
   ·倍率放电性能第39-41页
   ·温度放电性能第41-44页
   ·电化学阻抗第44-4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6-47页
第4章 金属氧化物掺杂 Cu~(2+)对 LiFePO_4/C 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47-61页
   ·引言第47页
   ·TG-DTA 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·最优掺杂量的选择第48-50页
   ·XRD 分析第50-52页
   ·SEM 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·倍率放电性能第53-55页
   ·温度放电性能第55-58页
   ·电化学阻抗第58-6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0-61页
结论第61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69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69-70页
致谢第70-71页
作者简介第71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天然琥珀及其仿制品的谱学研究
下一篇:带有干扰项的几种风险模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