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--工程地质学论文--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--滑坡论文

三峡库区黔江伍家院子滑坡防治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第一章 绪论第9-19页
   ·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0-17页
     ·滑坡变形破坏机理研究第10-13页
     ·滑坡稳定性研究第13-15页
     ·降雨对岸坡稳定性影响研究第15-16页
     ·滑坡防治的研究现状第16-17页
   ·论文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7-19页
第二章 区域与滑坡区地质环境第19-26页
   ·区域地质环境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地理位置及交通状况第19页
     ·气象与水文第19-20页
   ·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第20-25页
     ·地形地貌第20页
     ·地层岩性第20-22页
     ·地质构造第22-23页
     ·水文地质条件第23页
     ·不良地质现象与人类工程活动第23-24页
     ·滑坡体各层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第24-2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5-26页
第三章 伍家院子滑坡基本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第26-39页
   ·总体特征第26-28页
   ·主滑坡体的基本特征第28-31页
     ·边界特征第28页
     ·滑坡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第28-31页
     ·变形破坏特征第31页
   ·次级滑坡滑区的基本特征第31-33页
     ·边界特征第31-32页
     ·滑坡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第32页
     ·变形破坏特征第32-33页
   ·滑坡影响因素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·滑坡机制简析第34-38页
     ·滑坡变形破坏机制第34-35页
     ·滑坡成因机制分析第35-37页
     ·滑坡形成演化过程第37-3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8-39页
第四章 伍家院子滑坡稳定性分析第39-70页
   ·滑坡不同块体稳定性预测第39-40页
     ·模型的建立第39-40页
     ·计算方案及稳定性判别标准的选取第40页
   ·滑坡体稳定性分析第40-50页
     ·传递系数法计算原理及公式第40-41页
     ·计算剖面的确定第41页
     ·稳定性计算及结果分析第41-50页
   ·MIDAS/GTS基本原理第50-51页
   ·模型建立第51-55页
     ·计算模型和建模范围第51-52页
     ·边界条件第52页
     ·安全系数第52-53页
     ·本构模型第53-54页
     ·计算原理第54页
     ·参数选取第54-55页
   ·模拟方案第55页
   ·岩土破坏斜坡破坏临界状态的准则选取第55页
   ·滑坡不同工况下应力应变分析第55-66页
     ·滑坡三维变形破坏特征第55-56页
     ·典型剖面1-1’在不同工况下变形破坏特征第56-62页
     ·典型剖面2-2’在不同工况下变形破坏特征第62-66页
   ·传递系数法与强度折减法对比分析第66-6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8-70页
第五章 伍家院子滑坡防治措施第70-92页
   ·滑坡治理方法第70-73页
     ·排水第70页
     ·抗滑挡墙第70-71页
     ·抗滑桩第71-72页
     ·减载压脚第72-73页
     ·生物防治第73页
     ·绕避或清除第73页
   ·伍家院子滑坡防治技术方案第73-85页
     ·排水工程措施研究第73页
     ·挡土墙防治措施研究第73-74页
     ·抗滑桩防治措施研究第74-85页
   ·滑坡治理效果的有限元分析第85-89页
     ·1-1’剖面抗滑桩数值模拟结果第85-87页
     ·2-2’剖面抗滑桩数值模拟结果第87-89页
   ·解析解与数值模拟对比第89-9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0-92页
第六章 结论与展望第92-94页
   ·结论第92-93页
   ·展望第93-94页
致谢第94-96页
参考文献第96-102页
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02页

论文共10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
下一篇:钢板—混凝土组合加固技术中栓钉连接件的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