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绪论 | 第9-17页 |
一、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二、研究现状 | 第10-15页 |
(一)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(二)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三、本文特色与创新之处 | 第15-17页 |
第一章 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华侨民族主义:形成与发展 | 第17-27页 |
一、华侨华人民族主义:理论与文化起源 | 第17-21页 |
(一) 华侨华人民族主义来源之西方民族与民族主义理论 | 第17-19页 |
(二) 华侨华人民族主义来源之中国传统文化 | 第19-21页 |
二、早期华侨民族主义的产生 | 第21-25页 |
(一) 晚清:华侨从"化外之民"到国民 | 第22页 |
(二) 改良派:民族主义启蒙和华侨民族意识的转变 | 第22-23页 |
(三) 华侨民族主义的产生——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实践与华侨的支持 | 第23-24页 |
(四) 中华民国的成立与早期华侨民族主义的成熟 | 第24-25页 |
三、早期华侨民族主义的特点 | 第25-27页 |
(一) 外族入侵是华侨民族主义产生的主要原因 | 第25-26页 |
(二) 普通中下层劳动者是主要参与者 | 第26页 |
(三) 活动区域集中在北美和东南亚 | 第26-27页 |
第二章 保持沉默:20世纪50年代后的美国华侨华人 | 第27-37页 |
一、中国的政治现实 | 第27-31页 |
(一) 冷战期间两岸对峙与华人社会的分裂 | 第27-29页 |
(二) 双重国籍的废除和50年代以后侨务政策的偏差 | 第29-31页 |
二、50年代以后国际形势和美国对华移民政策的影响 | 第31-35页 |
(一) 50年代以后国际形势的变化 | 第32-33页 |
(二) 50年代以后美国对华移民政策的变化 | 第33-35页 |
三、50年代后华人民族主义并未消失 | 第35-37页 |
第三章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华人民族主义的重新崛起 | 第37-54页 |
一、华人民族主义的重新兴起 | 第37-40页 |
(一) 华人维护奥运圣火 | 第37-38页 |
(二) 华人反藏独,维护祖国统一 | 第38-40页 |
二、华人民族主义重新兴起的原因 | 第40-50页 |
(一) 华人社会对中国政治认同的驱动 | 第41-44页 |
(二) 华人社会对民族情感的共同认知 | 第44-47页 |
(三) 华人社会对普世价值观的认同 | 第47-50页 |
三、90年代中期以后华人民族主义的新特征 | 第50-54页 |
(一) 以留学生及华人新移民为主体 | 第50-51页 |
(二) 活动区域集中在北美和西欧的城市区域 | 第51-52页 |
(三) 外因与内因的交织 | 第52-54页 |
结语 | 第54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1页 |
后记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