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林省夹皮沟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成因模式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1 引言 | 第10-14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选题依据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2页 |
·完成工作量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进展 | 第13-14页 |
2 区域地质概述 | 第14-21页 |
·区域地质背景 | 第14页 |
·地层 | 第14-15页 |
·构造 | 第15-19页 |
·变形构造 | 第15-17页 |
·剪切变形变质带构造 | 第17-18页 |
·断裂构造 | 第18-19页 |
·岩浆岩 | 第19-21页 |
3 矿区地质特征 | 第21-34页 |
·地层 | 第21-22页 |
·震旦系 | 第21-22页 |
·泥盆系 | 第22页 |
·下侏罗系 | 第22页 |
·第三系第四系 | 第22页 |
·构造 | 第22-23页 |
·成矿前断裂构造 | 第23页 |
·成矿后断裂 | 第23页 |
·岩浆岩 | 第23-34页 |
·太古宙花岗岩 | 第23-25页 |
·黄泥岭花岗岩体 | 第25-28页 |
·脉岩类 | 第28-34页 |
4 矿床地质特征 | 第34-44页 |
·构造与成矿 | 第34-39页 |
·矿体分布 | 第39-41页 |
·矿体形态与规模 | 第41页 |
·矿石组成 | 第41-42页 |
·矿石化学成分 | 第41页 |
·矿石矿物组成与特征 | 第41-42页 |
·矿石结构构造 | 第42页 |
·矿石类型 | 第42-43页 |
·围岩蚀变 | 第43页 |
·成矿阶段 | 第43-44页 |
5 成矿流体包裹体和年代学 | 第44-58页 |
·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| 第44-47页 |
·成矿年代学 | 第47-52页 |
·样品制备及分析方法 | 第48-49页 |
·花岗岩样品测试结果 | 第49-51页 |
·成矿时代讨论 | 第51-52页 |
·矿石稳定同位素组成与特征 | 第52-58页 |
·碳氧同位素组成与特征 | 第52-53页 |
·氢氧同位素组成与特征 | 第53-54页 |
·硫同位素组成与特征 | 第54-57页 |
·铅同位素组成与特征 | 第57-58页 |
6 矿区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| 第58-69页 |
·主量元素特征 | 第58-63页 |
·花岗岩主量元素特征 | 第58-61页 |
·脉岩主量元素特征 | 第61-63页 |
·微量元素特征 | 第63-67页 |
·花岗岩微量特征 | 第63页 |
·脉岩微量元素特征 | 第63-67页 |
·岩浆成因及地球动力学背景 | 第67-69页 |
·岩浆源区判别 | 第67页 |
·地球化学动力学背景 | 第67-69页 |
7 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研究 | 第69-74页 |
·矿床成因研究 | 第69-72页 |
·成矿时代 | 第69-70页 |
·成矿流体来源 | 第70-71页 |
·成矿物质来源 | 第71-72页 |
·成矿模式研究 | 第72-74页 |
·成矿作用 | 第72-73页 |
·成矿模式 | 第73-74页 |
8 结论 | 第74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1页 |
附录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