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1-17页 |
·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1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·滩坝油藏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·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·任务区研究现状 | 第15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·创新性认识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| 第17-23页 |
·区域地质概况 | 第17-18页 |
·沾化凹陷概况 | 第17页 |
·孤北洼陷概况 | 第17-18页 |
·区域构造演化史 | 第18-20页 |
·区域地层特征 | 第20-23页 |
第三章 孤北洼陷油源特征及对比分析 | 第23-47页 |
·孤北洼陷烃源岩特征 | 第23-25页 |
·孤北洼陷沙四上烃源岩特征 | 第23-25页 |
·孤北洼陷沙三下烃源岩特征 | 第25页 |
·孤北洼陷沙一段烃源岩 | 第25页 |
·孤北洼陷沙四上滩坝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| 第25-34页 |
·沙四上滩坝原油物性特征 | 第26-27页 |
·原油族组成特征 | 第27页 |
·原油饱和烃馏分组成特征 | 第27-32页 |
·原油成熟度 | 第32-33页 |
·原油碳同位素特征 | 第33-34页 |
·孤北洼陷沙一、二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| 第34-41页 |
·原油族组成特征 | 第34页 |
·原油饱和烃馏分组成特征 | 第34-39页 |
·原油成熟度 | 第39-40页 |
·原油碳同位素特征 | 第40-41页 |
·孤北凹陷不同层段原油特征的综合对比及其油源对比 | 第41-47页 |
·原油的萜烷生物标志物特征 | 第41-42页 |
·原油的甾烷生物标志物特征 | 第42-43页 |
·原油的其它地球化学特征 | 第43-45页 |
·孤北洼陷滩坝油藏原油油源识别 | 第45-47页 |
第四章 孤北洼陷沙四上滩坝储层含油性分析及油气渗流特征 | 第47-60页 |
·沙四上滩坝储层特征 | 第47-49页 |
·孤北洼陷沙四上滩坝储层的含油性及其影响因素 | 第49-53页 |
·滩坝砂体含油性和砂层厚度的关系 | 第49-50页 |
·滩坝砂体含油性与泥质含量的关系 | 第50页 |
·滩坝砂体含油性与距离生烃中心远近的关系 | 第50页 |
·滩坝砂体含油性与储层物性的关系 | 第50-51页 |
·滩坝砂体含油性与砂体在层序位置上的关系 | 第51-53页 |
·沙四上滩坝低渗透储层中的非达西流运移和贾敏效应 | 第53-60页 |
·油气在滩坝低渗透储层中的非达西流运移 | 第53-56页 |
·滩坝低渗透储层中的“贾敏效应”力和毛细管力 | 第56-60页 |
第五章 孤北洼陷滩坝油藏成藏要素和成藏模式分析 | 第60-81页 |
·孤北洼陷下第三系烃源岩对比分析 | 第60-62页 |
·烃源岩厚度 | 第60页 |
·有机质丰度 | 第60-61页 |
·有机质类型 | 第61页 |
·有机质成熟度 | 第61-62页 |
·储层条件 | 第62页 |
·盖层条件 | 第62-63页 |
·沙四段盖层 | 第62页 |
·沙三段盖层 | 第62-63页 |
·沙一段盖层 | 第63页 |
·油气的输导格架 | 第63-76页 |
·输导格架的分类 | 第63-66页 |
·断裂输导体系 | 第66-72页 |
·不整合输导体系 | 第72-76页 |
·超压发育与滩坝油气成藏 | 第76-78页 |
·异常压力概念及产生机制 | 第76-78页 |
·孤北洼陷超压发育情况 | 第78页 |
·滩坝油气成藏模式 | 第78-81页 |
·根据烃源岩储层的配置关系划分 | 第79-80页 |
·根据圈闭类型分类 | 第80-81页 |
第六章 桩83 块沙四上滩坝油藏详细剖析 | 第81-97页 |
·桩83 块沙四上滩坝原油物性特征 | 第81-82页 |
·桩83 块沙四上滩坝原油烃源岩及其配置关系 | 第82-83页 |
·断层控制沙三下来源的原油进入桩83 块 | 第83-87页 |
·断层发育情况 | 第83-84页 |
·断裂活动发育期 | 第84页 |
·利用地质录井追踪油气运移路径 | 第84-86页 |
·断裂活动与滩坝油气成藏 | 第86-87页 |
·砂岩输导与含油性 | 第87-95页 |
·砂体岩性和物性控制了桩83 块滩坝储层的含油性 | 第88-91页 |
·砂体的非均质性控制了桩83 块储层内的油气的分布范围 | 第91-92页 |
·砂体的层间非均质性控制下的油气运移优势通道 | 第92-93页 |
·平面非均质性控制了油气在层内平面上的分布 | 第93-95页 |
·桩83 块沙四上滩坝油藏的封闭条件 | 第95-97页 |
·地层水特征 | 第95-96页 |
·矿化度和氯离子浓度 | 第96-97页 |
结论与认识 | 第97-9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9-102页 |
致谢 | 第102-103页 |
附录 | 第10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