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11页 |
英文摘要 | 第11-13页 |
前言 | 第13-17页 |
第一章 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| 第17-25页 |
1 仪器与试药 | 第17页 |
2 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| 第17-23页 |
·释放度测定方法的建立 | 第17-21页 |
·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| 第21-23页 |
3 释放度数据分析方法 | 第23页 |
4 讨论 | 第23-24页 |
5 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二章 离心造粒法制备替硝唑含药丸芯 | 第25-34页 |
1 仪器和试药 | 第25页 |
2 方法和结果 | 第25-32页 |
·MCC空白丸芯的制备和聚结机理研究 | 第25-26页 |
·替硝唑含药丸芯的制备 | 第26-27页 |
·替硝唑含药丸芯的粉体学性质考察 | 第27-28页 |
·替硝唑含药丸芯的单因素考察 | 第28-31页 |
·替硝唑含药丸芯的制备工艺小结 | 第31-32页 |
·替硝唑含药丸芯的释放度测定 | 第32页 |
3 讨论 | 第32-33页 |
4 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三章 替硝唑结肠定位缓释微丸的制备 | 第34-52页 |
1 仪器和试药 | 第34-35页 |
2 方法与结果 | 第35-49页 |
·包衣效率 | 第35页 |
·替硝唑缓释微丸的制备 | 第35-45页 |
·替硝唑结肠定位缓释微丸的制备 | 第45-48页 |
·稳定性考察 | 第48-49页 |
3 讨论 | 第49-50页 |
·结肠靶向给药的临床意义 | 第49页 |
·结肠靶向给药系统的分类 | 第49-50页 |
·结肠定位给药系统的体外评价 | 第50页 |
·体外评价方法的选择 | 第50页 |
·水分散体的成膜机理 | 第50页 |
·关于包衣速度 | 第50页 |
4 小结 | 第50-52页 |
第四章 替硝唑结肠定位缓释微丸 Beagle犬体内药动学研究 | 第52-63页 |
1 仪器与试药 | 第52页 |
2 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 | 第52-54页 |
·色谱条件 | 第52页 |
·储备液的制备 | 第52页 |
·血浆样品的处理 | 第52-53页 |
·分析方法的确证 | 第53-54页 |
3 Beagle犬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| 第54-60页 |
·试验对象 | 第54页 |
·给药及采血 | 第54-55页 |
·血药浓度测定结果 | 第55-56页 |
·两种剂型的药-时曲线比较 | 第56-57页 |
·药物动力学模型拟合及参数计算 | 第57-58页 |
·生物等效性评价 | 第58-60页 |
·体内外相关性评价 | 第60页 |
4 讨论 | 第60-62页 |
5 小结 | 第62-63页 |
全文结论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7页 |
致谢 | 第67页 |